在考试阶段,作为学生,其实特别需要对考试具备深刻的认知。但是这又特别的艰难,因为身在其中,就很难不带偏见地思考,一如辛苦的工作者要认识到“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的第一需要”。
但如你能识破眼前的“迷障”,确立起对此类问题的正确观念,只怕人生即能精进一大步。学生正确认识考试,尤其如此。
有些文字,就是在“点破迷津”,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出胡慧敏校长的一篇文章,敬请品读。
听胡慧敏校长谈考试 | 发现的魔镜,砥砺的磐石
2023年11月7日
亲爱的同学们:
考试像一面魔镜,有人照见了成功的欣喜,更多的人则不然。
有人照出一脸嫌弃。在期中调查问卷中,我看到有人最不喜欢的学校活动是考试,理由一栏写着“没有理由”,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恶痛绝啊,虽然只此一人有这样的看法。
有人照出痛苦不堪,他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分数,敢于正视淋漓的成绩单,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有人照出了超然淡定,他说“这世上实在没有什么成功和失败。此时的成功,换到彼时,也许就是失败。此时的失败,换到彼时,也许就是成功。所以人只有做事的份,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做下去,毋论得失。”
有的学校取消期中考,名为减负,而江苏新高考方案却增加了英语口语听力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次数,一年两考。考试无法回避,但又意义何在?
在我看来,考试,如果是一场竞技,除了选拔性考试,中考高考和各类竞赛,非得用和别人角力的结果烙印在你人生之路上,一切检测性的考试都可以视作是一次次与自我角力的过程,是一面面发现自己的魔镜,是一块块砥砺自己的磐石。
发现为起点,砥砺为过程。我们应该做的是:越过成绩看成长。
从考试中发现自己,不仅仅意味着查漏补缺找短板,更是要找到长板长志气。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被要求写过不少考试失分原因分析,那一处处失分就是一块块短板,发现不足,找到短板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努力,老师的良苦用心你们要谨记。这是承袭的古训: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反。
但是,有效的考试,一定既能评估出已经完成的学习情况,暴露不足,也一定能揭示出潜在的学习能力。
王潮歌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与张艺谋、樊跃共同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成为业界知名的“印象铁三角”。学生时代,是可以因为开小差被老师罚站,目光却穿越窗户,瞭望一节课春天美景的差生,但是如今的她自豪的回忆“我所有的板都短,就有一根长,就是我的作文写得非常之好。文学带给我的光荣,足以消解我在物理、数学上的缺陷,因为这个长板,所以我现在并不扭曲。也因为这根长板,成就了现在的事业。”
同学们,今天再滥的分数都不可怕,考试是魔镜,你只找到短板,也许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但是惨淡的分数中也许就藏着天分:对数字的智能,对语言的敏感,对图形的想象,对文字的推理……发现属于你自己的亮点,默默的挺起你的胸膛,长出志气,萌生理想。
考前有一个学生对我说,喜欢一门课,就是复习时很开心,爱一门课,就是即使不开心,也要继续复习。我说,如果你既不喜欢考试也不爱考试呢?她有点无语:那还能怎样?
是啊,你爱或者不爱,考试就在那里,还总在那里,驱赶不得,坚如磐石,那就不妨用考试来磨砺心智。
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曾要求女儿必须参加两种体育训练,一种是她们自己挑选的,一种是米歇尔规定的。理由是:你不仅要体会干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乐趣,还要知道怎么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并不断进步。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也会被很多虎爸虎妈拿来做支持自己的论据。但是“知道怎么干不喜欢的事并不断进步”,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
它需要善假于物的能力,它需要愈挫愈勇的精神,它需要坚持到不能坚持还要再坚持一步的意志。
考试也一样。古人曾这样归纳人的学习: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这是说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当每一阶段,你被无情的置于考试之中磨砺,不妨对照着,一步步打造强大的自己。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感受到的是考试带给成长的理性与冰冷,其实,哪里是这样!
每一年,最让我感动的考试是中考和高考。考场上,老师们精心选择着自己的着装,给每个学生送上“旗开得胜”与“辉煌”的祝福;每场开考和考后的师生拥抱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动容;多少孩子会在最后一场结束后抱着班主任流下热泪,这是寄宿了三年或六年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考试中锤炼出的深深的情谊!每当考试,多少老师夜自习后还留下来答疑,每当考试,多少老师,在你睡眼惺忪的跨进教室时他也已经和你们在一起。还有那些守候着你们全部熄灯再入眠的宿管老师们,你们牵肠挂肚的父亲母亲。
同学们,我们以考试为起点,又以考试为终点的求学生涯,在一步步发现,一步步打造,承受了压力,但不要忘记体悟爱与关怀,更不要吝啬我们的付出与表达。
最后,读一段文字结束我的讲话 ,这段文字节选自高考后我的学生发表在《姑苏晚报》上的文章:
第一天考完化学,回到家,我假装俯下身脱鞋,动作格外迟钝,因为我怕遇上母亲殷切的眼神,就算母亲鼓励的话语,在我听来,也格外沉重。一句“不要紧的”似是更增加了紧张的分量。考完最后一门物理,我们一家三口在十中门前合照。我站在母亲身后,环抱着她和父亲。那一刻忽然发现,我显得特别高大。原来我,才是他们的依靠啊。原来一直以来,包括高考,远不止我一个人在战斗,我并不孤单。我环顾四周,很多三口之家今天全到齐了。都是父母围着子女问这问那,其实我们每一位学子,在高考这一天,都是父母心中的状元啊!因为我们努力的投入,我们都如入“无人之境”,倾尽心血。正如体育的魅力,并不在于胜负,而在于精神。”
我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