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开学季 | 尊敬的家长,也要努力呀





 

   看 点      

 

开学啦
新学期
家长
你也要努力呀



 
 

开学季 |  尊敬的家长,也要努力呀

 
2023年8月31日
 

01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平等交流,细致引导,才能和孩子一起拥抱美好的明天。

 

 

【编者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尊严。更何况是对孩子,最可怕的不是棍棒相加、拳打脚踢,而是父母让孩子失去面子、失去尊严。

    尊严是人类灵魂中最应该精心呵护、绝不可糟蹋的东西。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受到的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
 

02
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编者按】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此后的人际关系,大都是亲子关系的衍生。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子女的关系,会影响到他们生理心理健康、价值观念以及未来的成就。亲子关系到底有多重要?

    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受益终生,能够让他们获得安全感,愿意积极探索外界环境;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导致孩子一些行为问题,甚至心理健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暂时表现良好,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许多后果会呈现出来,良好的亲子关系甚至比教育更重要。

 

03
关注需求

 
    开学前后孩子心理波动大,家长应更多关注孩子内心愿望和需求,帮助孩子做好开学适应、升学适应。
 

【编者按】

    据统计,在开学前后的2周时间,约80%的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这主要是由假期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反差大造成的,学生需要有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在假期里玩得越“疯”,开学前后的心理不适反应可能越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部分同学表现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失眠等,有的同学甚至觉得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其实大多心理问题。

    在放松的假期与紧张的学习生活之间,心理上形成落差是正常的。家长可以在开学前几天,与孩子对在校的学习、生活进行回顾,帮助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用品进行必要的整理,陪伴孩子看看电影,购购物,近处旅游,让同学松弛情绪,逐渐适应新学期。
 

04
保持沟通

  
    家长用平等姿态与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聊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更好度过“开学季”。



 
【编者按】

    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从不或几乎不与孩子进行沟通;也不花时间和孩子谈心、询问学校或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不少家长甚至从不和孩子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

    乐意和孩子讨论各种情感,包括愤怒、喜悦、不满、恐惧、焦虑等,这能帮助孩子建立“情绪词汇表”。需要注意:谈论愤怒的情绪与真正感到愤怒是两码事,意识到其中的不同是教会孩子正确沟通的重要一步。

    平时多和孩子聊聊您正在做到事情。如果您和孩子经常聊家庭日常话题,那么在遇到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时,沟通起来会轻松一些。孩子向父母倾诉,往往都是为了想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疏导自己情绪;如果父母不仅没有帮助自己,反而指责自己,那么亲子关系也就有了一道永远无法填补的裂缝。

 

05
反对简单粗暴



    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甚至产生极端事件。





开学快乐

【编者按】

    当下的父母或许生活压力也非常大,或许生活正处于某种困境之中,但是无论如何,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忌对孩子简单粗暴。当下环境中,棍棒底下是教不出孝子的,也是教不出听话、顺从的孩子的。相反还有可能会打出一个叛逆心重、麻木并且自卑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每个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那些看似乖巧听话的孩子,也许他们天生并不是这样,而是在他们父母的科学教育下培养成那样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出现问题,他们需要的是教育与引导,而不是训斥与打骂,孩子是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的。我们需要跟孩子平等交流,站在他们的位置,去尊重和理解他们,孩子才会用平静的心态来和你交流。

 

06
及时求助


    孩子出现心理困惑或亲子沟通面临困境,家长应及时向老师和未成年人指导中心、医疗机构求助。




 

【编者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家长在遇到教子困惑时第一时间求助专业人员、或专业的书籍报刊的不足一成,而在这微乎其微的数据中还有可能存在鱼龙混珠的伪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书籍报刊。

    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学生心理情绪方面发生问题,家长应该及时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充分信任班主任,把情况充分向班主任说明,确保班主任知情,毕竟班主任普遍接受过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对于孩子来说,无论辅导,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家长隐瞒孩子身心状况,甚至治疗经历的事情。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