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经与北京钱学森冠名管理委员会商定,将于2023年5月18日下午3点举行苏州中学园区校“钱学森班”授牌、钱学森铜像揭幕等活动。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钱学森班”将就此拉开序幕!
苏中园区校为什么会举办“钱学森班”,今天小编为您细说由来。
深度 | 苏州中学园区校为什么办“钱学森班”
2023年5月17日

1. 钱学森与西安交通大学
钱学森(1911-2009),浙江杭州人,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35年9月赴美国留学获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回国,为“两弹一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是交通大学最受崇敬的校友。
钱学森早年在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和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等工程科学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后又致力于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的研究与推广。钱学森对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集一生学术大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教育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是留给中国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便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对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更高期待:“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的满意解答,蕴含在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发展中,要找到它就需要在各社会领域进行探索和改革。在这方面,“钱学森之问”必然会伴随中国的发展,始终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创新。
3.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
为解答“钱学森之问”,作为钱学森母校的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钱学森学院成立于2016年,以交通大学杰出校友钱学森学长名字命名,实施荣誉教育,集全校优势教学资源,运用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探索和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1985年开始招收并培养第一届少年班学生;之后不断开展新的探索和实践。2020年开办储能班;2021年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同年开办力学试验班和基础医学试验班。
钱学森学院秉承“爱国、奉献、求真、创新”院训,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来建设和管理各类试验班。近年来,学院矢志于培养模式内涵改革,逐渐形成了重基础、重科研、重个性、国际化、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三重一化一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成效显著。
4.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西安交通大学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大学生。其目的是不拘一格选拔智力超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少年,实施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广博精深知识、良好思想品德与创新精神,能在未来跻身于世界一流科学研究和创新发明的卓越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特色在于“预科—本科—硕士”贯通培养。其中,预科两年(第一年委托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天津南开中学、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培养,第二年起在大学培养),本科四年,硕士两年,实行“预科+基础通识+宽口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入本科阶段时,将主要面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优势工科等相关专业进行专业选择。
5. 苏州中学和苏州中学园区校
自范仲淹创始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苏州中学,既充满传奇又富有活力,在这块土地上曾产生8位状元。1904年改办新学以来,更是大师云集于此,“道山传道”,学脉流传,一所最像大学的中学,以大学的境界、天下的胸怀、奋斗的精神哺育一大批牵动社会历史发展走向,构建人文、科学美好世界的时代精英。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和钱伟长等63位中外院士。
苏州中学有“山”,苏州中学园区校有“水”。这里的“湿地生态”追寻生物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下的生存、发展,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遵循规律的“天人合一”。这里的“教育生态”追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全面而个性的发展,那是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大道至简”。西马斜塘湿地,创生了生态文明学习境脉,激发活泼泼的生命力量。苏州中学园区校正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创梦乐园”,培养人才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办学不足二十年,培养三位校友登上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青年精英榜单。
6. 苏州中学园区校西交少年班
出于对苏州中学、苏州中学园区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传统,经验和实力的充分认可,2009年,苏州中学园区校从多所申办学校中被西安交通大学选中成为全国范围内西安交通大学附中之外的第二所预科教育培养基地,承担“大学预科一”高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这一工作成为展示和提升苏州中学园区校办学水平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窗口。
从2009年至今,苏州中学园区校西交少年班办学成果卓著,屡获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肯定与表彰。这里扎实的理科基础课程,促进学生掌握未来发展的核心基础知识;独特的多元文化课程,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多元文化情怀,跨文化交流、国际竞争的能力,使学生们个个由“充满青春朝气的阳光少年”成长为“具有人文气质的理工科大学生”。
十多年来从园区校少年班走出来的学生中,约40%+的同学在国外名校直博,总体博士比例70%+,毕业生有的在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及研发工作,有的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有的自主创业如钻石科技、追觅科技还落户在苏州。
7. 苏州中学园区校“钱学森班”
苏州中学园区校早在2009年始就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承担西交大少年班预科一的培养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
为此,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先生特别勉励园区校,要坚定不移地走大学、中学贯通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之路,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更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组近期也莅临园区校开展“教育强国大调研”专项工作,了解学校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做出的探索努力,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性评价。调研结果已经被及时上报教育部主要领导,园区校经验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咨政建议。
为培养了更多全面发展、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苏州中学园区校与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达成合作新意向,探索构建初中、高中、大学人才贯通培养的新路径。
为此,苏州中学园区校于2022年10月向北京钱学森冠名管理委员会申请创建“钱学森班”,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程序,该机构于2023年4月下发《关于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冠名申请的批复》,同意苏州中学园区校成立“钱学森班”。
8. “钱学森班”办学思路
钱学森先生提出的“量智与性智相结合、科学与哲学艺术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微观认识与宏观认识相结合”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成为苏州中学园区校“钱学森班”办学思想。
授牌之后,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中学段将每年级设置1个“钱学森班”,以实体班形式,不分文理。初中学段将每年级遴选学生,以虚拟班形式,设置走班形式“钱学森班”。
同时,“钱学森班”将向小学阶段延伸,与合作学校一起,着眼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4-12岁”年龄段,实行小初贯通的跨校培养。
学生选拔将注重考察学生的操行品德、学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五育并举的发展潜质,实行自愿申请、多次选拔、目标考核、动态进出机制。
培养目标是 科学素养、人文情怀、 艺术修为、创新品格、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在课程设置上,将国家基础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科拔尖课程并进,在选修课程上,开设数理系列 基础数理知识、进阶数理分析、综合数理运用;科学系列科学阅读指导、科学经典实验、科学逻辑推理;人文艺术系列创客艺术活动、STEAM活动、初高人文衔接,以及西马探索课堂系列 ;西马A农场系列等等,突出苏州中学园区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