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我校微信公众号推发初三(2)班班主任范雅温老师的带班故事,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7月14日,紫牛新闻网以《教体育的班主任何以得到全班学生、家长点赞》为题,探访发生在初三(2)班的暖心故事。7月16日,《扬子晚报》以同题整版报导了范雅温老师的教育故事。
7月16日,“引力播”新闻平台以《苏州这位体育班主任与初三毕业生的最后一课》为题报导初三(2)班毕业证书发放活动,通过一节班会课探寻范雅温老师班主任工作经验与特色。
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以《教体育的班主任何以得到全班学生家长点赞?来看她的暖心教育故事》为题,用视频和文字展现了范雅温老师的教育事迹。这也是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老师的事迹首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藉此,苏州中学园区校班主任工作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关注和肯定。
教体育的班主任何以得到全班学生、家长点赞?聚焦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三(2)班的暖心教育故事
鲜花、锦旗、感谢信……在日前举行的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三(2)班毕业证颁发典礼暨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范雅温老师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送来的真诚感谢与满满不舍。“我以为只有我给你们写信呢,原来你们也给我写了……谢谢!”当范老师收到全班48名同学每人都参与的感谢信时,她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泪。
其实在三年前,任教体育的范老师刚接手这个班时,就有不少家长认为不是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而去投诉。三年来,这个班集体在范老师的谆谆教诲下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学生们不仅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在各类比赛活动中更是出类拔萃。这位女老师究竟有哪些注入灵魂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以赢得全班学生、家长的点赞与感谢?她的“雅温式教育”在2班碰撞出哪些暖心的教育故事?扬子晚报记者进行了深度探访。
关键词:感恩教育
用活动引导学生 常怀感恩的心
初三年级毕业典礼后,曾教过初三(2)班课的老师们都收到了该班学生写给他们的一封感谢信,情真意切的手写信让老师们充满幸福感,让校园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尤其是初一初二时的任课老师,他们都非常开心,说2班的学生一直在用真情回馈老师的教诲。同学们把感谢和怀念、温情的祝福传递给了老师们。
“老师是孩子们在求学阶段的重要他人。学生能在学习之余看到老师的付出,感受老师的不易,珍惜老师的关怀,也是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心中有他人’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素养,也是学生成长和成熟的一种表现。”初三年级部长、2班班主任范雅温告诉记者。
范老师认为,培养孩子成人是最关键的,在学校尊重老师是基本的要求。“怎样让孩子们尊重老师,亲近老师,我喜欢用活动的方式增加老师和孩子们的互动,加深了解,增进师生感情。”
初一入校时,范老师就和班里学生讲,你们首先要记住老师的姓,而不是学科。初一学年结束,范老师让课代表和学生志愿者到不再任教课程的老师那里感谢、道别,让学生体验人生历程中那些分别,要珍视曾经的生活。范老师说:“当学生们前去老师那里交流和表达时,我们的老师也都非常高兴,学生们也感觉到老师们的感谢和关怀,还能“蹭吃蹭喝”。我们的数学李老师自己烧制了红烧肉,连锅端来给学生们分享,孩子们非常开心。这是师生间美味的互动。”
初三毕业前夕,范老师组织学生订制饮料。在饮料瓶身上打上老师的姓名和感谢的话语;然后学生们随机组合成送祝福小组,看望老师们并拍照留念。学生毕业后,范老师将照片印出来送给老师们,“感念师恩”的赠言和这张见证师生间的美好时刻,让老师们感受到职业的幸福感。
“我们班一直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班集体,范老师一直教导我们,老师们教书育人,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班长邵子墨告诉记者,三年中来班里的四位实习老师何莹莹、王丽萍、吴钰、刘雨欣老师,在临别之际也都会收到每个同学手写的感谢和祝福贺卡、照片相册,和范老师准备的礼物。
在这毕业之际的最后一次班会课上,范雅温也收到了来自同学和家长的满满感谢。家委会代表将一面印有“雅量高致、温润雨泽”的锦旗送到范老师手中,班长将写有全班同学对她说的话的感谢信和鲜花递到手中,面对这份意外惊喜,范雅温激动地哽咽了。展开感谢信,同学们一句句真切感谢与祝福让她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关键词:身心健康
激发学生内驱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我们就要学得踏实;玩,我们就要玩得痛快;活,我们就要活得精彩!”范雅温介绍,在学习上她引导学生认真踏实、全力以赴,不容有一点泡沫;每一节体育课都特别充实,全面锻炼身体健康;开展各种丰富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保护他们本身的内驱力和上进心,就一定要劳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阳光自信、活力满满,才能有更持久的发展。”范老师对着身旁几位女生介绍说,这几位不仅是班里的学霸、尖子生,中考成绩都非常拔尖,还都是体育健将,路瑶是校女篮队主力队员,女篮队刚刚在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篮球比赛中荣获亚军;邵子墨是上届奥体中心校运动会的跳高冠军;就连体质较弱经常容易晕倒的许琳,长跑也非常厉害。平时的跳绳练习,她们都在每分钟两百个以上。
“我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启智’,不断发掘培养学生的能力,把平时的每一天过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结果终将不负你的努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孩子不仅活动开展得好,身体长得好,还能考得好。”看到同学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范老师非常欣慰,临别之际不忘嘱托与祝福同学们:“相信自己,未来灿烂”。
关键词:寓教于乐
每日一歌”增强自信 “ 每日一讲”增加自豪
在2班,每天中午的课间休息时间有个保留节目——每日一歌,全班每位同学以学号为顺序,轮流展示中文歌、英文歌、手语歌、粤语歌、乐器弹唱等等。鼓励每个同学能大胆上台展示,更让大家在寓教于乐中放松心情,了解同学们更多的方面,也从他们选择的歌里感受同学的兴趣爱好等等。
即使到了学业紧张的初三,这个活动仍然每天坚持开展。每天中午,范老师都准时到班,欣赏同学们唱歌。范老师打开手机,记者看到,每位同学的歌曲展示都拍成了小视频予以保存记录。“每日一歌有一轮是双人对唱,就是同伴合作完成,擦出了很多奇妙的火花,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令人惊叹。”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午休前会让大家自习、做作业。其实上了半天课,中午我们比较疲劳,范老师开展的‘每日一歌’,大家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还能锻炼自己的胆量。”邵子墨告诉记者,开始她比较内敛,不敢独自上台唱歌,“我第一次唱出来声音都是抖的,后来慢慢地上台机会多了,形式也更丰富,还有吉他、对唱、跳舞等,大家也都越来越自信。”
“每周一的班会课,我们也是从唱歌开始。我们首先唱校歌,苏州中学的每个孩子必须学会唱校歌,校歌代表着我们学校的文化精神。然后背诵“为人正、为人真”的校训;最后每个同学齐诵《岳阳楼记》,我们苏州中学的根就在这368个字的《岳阳楼记》里。”范老师这样介绍着班会“开场三部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学校的暑假作业里有一条:学习共产党员事迹。范雅温让每位同学认真了解党员人物的故事,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最敬佩的共产党员的故事,在班里进行《每日一讲》。用五分钟时间讲述这位同学致敬的共产党人的故事。彭湃、彭士禄、杨靖宇、赵一曼、叶挺、左权、张桂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传颂在班级里。尤其是袁庄君同学全脱稿、非常动情地讲述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时,“五分钟的时间太短,讲不完百姓、战友、敌人对他的敬重;五分钟的时间太短,讲不了英雄为国捐躯的悲壮一生”,很多同学都热泪盈眶。
“《每日一讲》这个活动让我们获益匪浅,在大家的讲述中,同学们更加了解我们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了解到每位英雄极其不易的经历,我们为生在伟大的中国感到自豪,我们会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范老师介绍。
2021年国庆前夕,范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在升旗仪式上献唱《祖国不会忘记》,他们响亮呼喊出每位学子致敬的共产党员的名字,致以学子对英雄的献礼。“这是学习,也是致敬,更是传承。很多时候,我们会用大量的活动代替说教,说的东西很容易忘,我们强调孩子和这个事情、这位人物发生的链接,产生具体的联结,孩子内心的东西才会真实、立体、丰富、有血有肉。”
课代表许琳表示,三年来范老师在班里开展了各种多彩的活动,让人受益匪浅。“印象最深的是她组织全班男生给我们女生过了一个‘女神节’,太惊喜了!”小许坦言,一直觉得女神节是妈妈、女老师的节日,但那天每位女生都收到了班里男生送的一朵玫瑰花以及手写的一段话时,非常意外与惊喜。“这不仅让我们心灵上得到了愉悦,在紧张学习下得到放松,更让我们懂得了该如何去感恩别人。”
关键词:用心交流
学生周记+班级日志 “范老师比家长更懂孩子”
苏州中学园区校是寄宿制学校,同学们平时都住在学校里,周末才回家。为了更深入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内心,范老师让学生养成写周记的习惯,记录校园生活点滴与成长感悟。每周末她都会花不少时间认真批阅每一篇周记。毕业时刻,范老师将记录了同学们三年成长的周记本放入“毕业大礼包”,请同学们保存。
记者看到某个同学的周记本,有的短的就两三行文字,有的长的则是写了满满一两页,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状态、校园生活、成长感言、困惑等细细吐露,范老师用红笔又圈又划,还耐心写评语,回复鼓励学生。
“范老师比我们家长更懂孩子。全班48个孩子,每一个她都视如己出,了解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许琳同学的妈妈刘芳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因为孩子住校,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不会及时和父母讲,她总会写在周记里倾诉,范老师看到后及时去开导她。“之前她在学习上遇到坎坷,成绩退步,是范老师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今年疫情期间,学校封闭式管理,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考,孩子压力很大,范老师也是及时进行心理疏通开导,不断鼓励她。”
“我们还有班长的每日小结,每天班里发生什么事,做了什么活动,四位班长每人轮流写小结梳理,并在晚自习结束前五分钟进行分享,并做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提醒同学们提早做好准备”说着,范老师拿给记者两大本厚厚的红色笔记本,上面记有每天的班级日志,范老师看完还认真写了评语。此外,范雅温还坚持写教育笔记,将阅读相关教育书籍的心得体会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邵子墨的爸爸邵太春介绍,女儿属于比较内向型的孩子,但在初中的三年逐步找到了自信,“在范老师的引导鼓励下,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变得越来越从容自信,对学习、对生活更充满了激情。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园区校、我们2班范老师为首的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他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文化成绩,还有为人做事等,这些在孩子未来的人生中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志愿服务
劳动最光荣! 让志愿者引领班级新风尚
“我们班许多事情都是征集志愿者,由同学自己思考、自愿承担、主动报名来完成的。比如节假日的卫生大扫除工作。我认为劳动是很光荣的事,我们班的劳动组长也是由同学们积极竞选,全体同学投票选出来的。”范老师笑着说道。
“班里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情,我们都采取自愿的方式完成,比如换水桶,这些同学都是多次换水桶的同学,这个女孩叫岳朗欣,她在一学期里换了22次水桶。”范老师对着几张表彰的合影向记者介绍道。
对于这些乐于志愿服务的同学,范老师都会在班级郑重地进行总结与表扬,印好一张照片给同学,让这些付出劳动的同学,享受到劳动的光荣与快乐,留下美好的纪念。让志愿者引领班级新风尚,让孩子们成为自主自愿自强自立的劳动者,范雅温老师一直在努力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班主任”三个字的背后,
蕴藏着至高的价值和无穷的教育智慧
他们是奔走在学校德育的第一线老师
他们是点亮孩子心灯、被孩子铭记一生的重要他人
让我们像雅温一样
做一名走进孩子内心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