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苏州市政协西交利物浦大学谢波委员工作来访我校,与苏州市政协胡慧敏委员工作室开展交流共建。
苏州工业园区人大工委沈坚副主任、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院长、张梦月主任等一并来访,苏州市政协委员景范中学徐达娴校长、心理教育专家崔逸静老师等参加交流。
中国著名教育学者、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院长首次参访我校,对胡慧敏委员工作室致力于校家社共建“阅读圈”、“心理圈”、“公益圈”,共同培育“生命灵动、持续发展、彼此赋能”学生给予充分肯定。
谢波委员工作室和胡慧敏委员工作室是苏州市政协唯二的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未来,期待双方深入交流合作,探索协同育人之路!
首度“碰撞”| 苏州市政协两大教育委员工作室共探协同育人新路径
2025年3月28日
苏州市政协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高质量建设用好委员工作室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西交利物浦大学谢波委员工作室和苏州中学园区校胡慧敏委员工作室是苏州市政协唯二的两个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均发挥“小委员大情怀、小空间大舞台、小切口大民生”重要作用,成为苏州市政协表彰的界别委员工作室。
苏州工业园区人大工委沈坚副主任关心支持委员工作室工作,参与本次调研和交流活动,并与来访代表一起参观校园、观摩学生活动。
双方工作室围绕学生生涯发展和心理减压问题展开交流。随着学业竞争和社会期望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两方分享了各自在心理危机干预、情绪调节课程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并一致认为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持续关注是有效支持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
熊丙奇先生,博士,中国著名教育学者、教育评论人,上海交通大学编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报教育类专栏作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聚焦中学阶段生涯启蒙价值,提出通过个性化评估、职业体验课程等方式发展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前置式生涯教育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业选择,更能为其长远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熊丙奇院长本次积极参与两工作室交流,并首次到访苏中园区校。他在交流中提出:生涯规划不应是“努力就能上清北”,而应匹配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助力他们走出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熊丙奇院长强调:我们的教育生态其实就是一种生态,每个人在这个生态里面是花是树,一个生态里面只有花只有树,都不能成其为一个生态。是花就是花,是树就是树,这就是一个好的生态。
谢波,苏州市政协委员,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苏州市政协教育界别谢波委员工作室领衔人。
谢波委员工作室利用高校资源,促进学校、企业、社会交流合作;密切联系师生群众,建成反映社情民意的平台,突出教育界别特色,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等活动,成为提升委员履职质量的新平台。
谢波委员工作室深化全面育人“一体化”探索。他们积极促进基础教育体育、美育过程化评价改革,通过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拥有全面素质;加强大中小学生涯教育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增强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实现个体需求与国家需求的一致。
谢波委员工作室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他们探索企业为中心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学和研究资源,提高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促进高校先进科技成果在企业的落地转化,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胡慧敏,苏州市政协委员,江苏省苏州中学副校长,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苏州市政协教育界别胡慧敏委员工作室领衔人。
胡慧敏委员工作室密切联系师生群众,携手各界共筑教育生态圈,聚焦青少年发展,以生命成长思维,扶持家长,助力学生。
工作室在苏州市政协的领导下,履行委员职责,携手校家社各界,构筑“阅读圈、心理圈、公益圈”,三圈联动生态育人。工作室牵头苏州市新华书店和苏州中学园区校全科阅读课程基地,发起“读书遇见美好”系列活动;引领学生直面成长的烦恼,通过预约午餐、思想领航、建设平台智库等方式助力学生“释放潜能,优势成长”;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精神,促进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积极参与公共志愿服务,成为“生命灵动,持续发展,彼此赋能”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