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Students and Parents

期末家长会 | 在不确定的时代,为孩子选择最具确定性的教育



  

看 点      


    今天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明天,也就是1月18日,大家期待已久的寒假终于来啦!

    在这个寒假中,同学们可以与家人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可以休息身心,让久已疲惫的精神得到稍歇;可以查漏补缺,为新一年度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寒假到来,这是太好啦!

    在寒假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王建华老师与读者见面,谈谈自带敏感体质的教育问题,或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发,也促进父母与孩子的相互理解,学校与家庭的相互信任,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当然,教育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家庭可能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不同的孩子也必须要找到契合的教育方法,永远不可以一概而论。也欢迎家长朋友留言,给予批评指正,也谈谈自己的观点,或许交流,能让我们距离真理更近。

    期待听到更多的声音!
 



 

期末家长会 | 在不确定的时代,为孩子选择最具确定性的教育


2025年1月17日

 
尊敬的家长:

     欢迎你们!我是王建华,很荣幸与大家在这里见面。

 

01
教育,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说实话,对于教育这个话题,内心是惶恐的。

     因为教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基于观察、统计和概率的经验总结,甚至都不能说是一门“科学”。

     三毛说,爱情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教育,又何尝不是!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三十多年的教育人生,与其说是教育学生的人生,不如说是被学生用“事实”教育的人生,并不断被“老师,你错了”“老师,你又错了”拓展对教育新的认知。

     虽然内心忐忑,但是今天仍然就教育发声,那是因为:

     身为教育人,如果都怕说错而闭口不言,那么我们把教育良性发展的责任推给谁呢?作为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又如何担当呢?

      今天,我们能聚在一起,就是在推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也是同道中人,因此大可不必“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那么沉重,我们就随意聊天,我们分享思想。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

     这多好!当然,如果我说错了,也敬请批评指正,请多多包涵!
 

02
教育之“卷”,是世界不确定性的谐波共振

    
      各位家长朋友,不知道您的预见de能力如何?当下,我估计你不怎么行!

     比如,哪怕你知道中国男足烂,你能预测烂到0:7输给日本?

     比如哪怕你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会打起来,你能预测到会打成今天这个模样?

     比如哪怕你知道川普嘴巴大,你能预测到他嘴大到想吞下世界第二大的加拿大?

     当下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其实亦或许“确定性”本身就是人类基于短暂生命和狭隘视野对世界的误解,百年、甚至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只是漫长历史的一个又一个关节点。

     同样:

      当下教育之“卷”,要么就是世界不确定性的组成部分,要么就是不确定性的谐波共振。

     让所有身处其中的教育者、家长和孩子犹如晕车一般,但是谁也不敢、更不甘心下车。就怕下去了,就再也到不了终点。

     2024年度江苏省苏州中学招聘高层次优秀毕业生13人中10人为清北硕博,或许就是提醒我们:

     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世界中,不确定性的教育中,“卷”下去,最后几乎没有赢家。

     你们,我们,大家的出路在哪?

     什么样子的教育,会是突破湍流的正确方向?

     家长最期待的,就是一个确定性的教养方式,它最终明确地指向一个目的地,那就是幸福!
 

03
这个孩子确定性地接受到了足够好的教育!


     本来,我也不敢说。但是当我无意间看到一个短视频,确实是被震撼到了。

     我敢非常确定地说:
     这个孩子确定性地接受到了足够好的教育!



      我不懂音乐,但是在这一刻,我想:

      音乐需要懂吗?不需要啊,你就听好啦,好的音乐就是好听啊!

      在这个短视频后,有人留言说:看她拉琴,我想把我练了十多年的琴给砸了!为什么?天才啊!

 

04
好的教育,是发现天赋、发展天赋的教育


     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发现天赋、发展天赋的教育。

      据说,这个小女孩,叫金妍儿,是韩国人,不知真假。

     我觉得,金妍儿小提琴老师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他(她)发现了金妍儿的天赋,他(她)发展了金妍儿的天赋:

      向下,他(她)陪伴着孩子坚韧不拔,打下了扎实的演奏基本功;向上,他(她)引领着孩子仰望星空,探索向艺术的至高的殿堂。

     是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有着那么一些父母起早摸黑,跨山越水,奔波千里,带着孩子去遍访名师。

     然而和是否有优秀的教师这个问题相比,当下最为严重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父母说:马上考试了,小提琴还是先放一放,来,先把这份题去做了!老师说:小提琴拉的不错!哎,你数学又没及格啊!数学不好,升学这下难啦!

     人类的教育,从诞生以来,就一边在浇灌、一边在修剪。浇灌未必浇灌成社会栋梁,修剪,却修剪掉了更多的灵性和健康。
所谓,天赋是生物特征赋予人的特殊禀性,不存在有和没有的问题。

     所谓天赋,始于好奇,生于兴趣,更发展于鼓励,巩固于收获。

     我们不要以对孩子前途、未来负责的名义去扼杀孩子的天赋,限制孩子成长。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家长和老师更应该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
 

05
好的教育,是点燃激情、点亮生命的教育


     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点燃激情、点亮生命的教育。

     8岁小女孩,掌握一种技能,直至成为自然的本能, 8岁小女孩要把这样一首高难度的曲子练到旋律一如激流一般奔腾,没有长期的艰苦训练,怎么可能做到?那么她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定是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无限热爱。

     当下被问到的关于教育概率最高的问题就是: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怎么办?

     其实:

     人怎么会没有学习的动力呢?学习和成长,是作为生物个体的一种内在本能。

     你去看看婴儿学习走路,一次又一次尝试,跌倒了再爬起来,屡败屡站,永不气馁,凡有一点点可能性,也要站立,也要奔跑。

     一个生命个体,就是一个微缩的宇宙,能爆发出的能量,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与我们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威廉•詹姆士

     孩子之所以会表现出没有了动力,其实很多时候是他(她)背负了很多不该背负的东西,被压趴下了而已。

     我们为这个据说叫金妍儿的韩国女孩感到幸运,庆幸她没有在8岁的年纪被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的数学题磨灭理想,庆幸她没有因为英语单词默写没有满分被泼灭希望。

     她一直觉得自己行,她一直觉得自己很行,因为她能驾驭维瓦尔第的《夏日》,所以她的笑容才那么甜美,所以她的生命才那么灿烂。

     很多时候,好的学校,好的老师,不是赋予孩子多少新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保护了孩子的上进心,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点燃了孩子的生命激情。

    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都应该:基于平等,经由沟通,达于理解,形成共识。


     熟悉中国教育史的朋友,大多见过这张照片,照片的主人公叫王谢长达。

     一个晚清到民国之间的伟大女性,成就苏州史上教育豪门,8个子女各个杰出,均是一代大家,孙辈中6位院士。很多人在啧啧称奇,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到底是基因强大,还是教育有秘诀。这当然很难回答,但是答案亦或许就在这张照片之中:
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成就归根到底均发端于自己内心真正想要。
 

06
好的教育,是促进身体健康,身心和谐的教育


     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促进身体健康,身心和谐的教育。

     这个八岁小女孩演奏的激情和活力,其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都是要用体力,甚至是生命力来担当的。人们感动的绝不是单纯她的技艺,更是她的力量和感情,以至于让我们觉得“酷”。

     或许人最大劣根性之一,就是“拥有的总不知珍惜”。当下在青少年阶段,在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只怕透支最多,最被肆意挥霍的就是“健康”。

     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的身体素质的发展程度与其一生的使命和幸福相称。

     这个八岁的小女孩笑容极具感染力,微微的羞涩,满满的自信,都让人分不清楚打动自己的,到底是她的音乐还是她的笑容。

     阳光般的笑脸,是古龙《七种武器》之一,更是排名第一,最具不凡的精神力量和人性光辉。

     笑容是人类身体与心灵和谐统一的标志,是人生快乐和幸福最基本的特征,拥有笑容亦或就是教育最可接近的目标。
为孩子选择最具确定性的好的教育,那一定不要偏离了这个目标,更不要为了所谓的“成功”,背离这个目标,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人们一旦失去心灵皈依,一旦坠入身体机能的混乱,一切世俗的、当下的所谓“成功”在这个时候一钱不值。
真正好的教育,是适时浇灌,鼓励发展,让孩子身心充分舒展。
 

07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也学会去爱的教育


     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也学会去爱的教育。

     这个叫金妍儿的女孩,是自己提出来想与叫朱利安 科恩的钢琴演奏家合奏的,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自信。
这份勇气和自信是哪里来的呢?来自于周边亲人、老师给予她的足够的爱,而且她清晰而准确地感受到这份爱,没有误解。

     感受到爱,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够给予人归属感、安全感。能够去爱,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能够给予人成就感,幸福感。

     一位高一的学生告诉我:所谓幸福的三种状态,是有书读,有事做,能爱人!

     但是当下,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有太多的关于爱的误解。

     很多的时候,父母以为为了孩子好,就可以向孩子发号施令;很多的时候,老师以为为了学生好,就可以对孩子专制跋扈;很多的时候。孩子却认为:对自由的追求,价值高于一切。

     在这一刻,我们很难简单判断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但是:

     作为父母:

     不要把自己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实,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你过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幸福!

     作为老师:

    之所以在看到孩子犯了错误、考了低分那一刻怒不可遏,其实往往还是修炼不够,为心不纯,遇到事情被自己的情绪左右。
一个人来到世间,能够信任别人,甚至能够去爱别人,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自私和怯懦者爱自己,无私和勇敢者爱他人。
好,在这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什么才是最具确定性的教育选择?

     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发现孩子天赋、发展孩子天赋的教育;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点燃孩子激情、点亮孩子生命的教育;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让孩子身体健康,实现身心和谐的教育;毋庸置疑,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也学会去爱的教育。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相互支撑,一起大写一个“人”,在不确定的时代里,为孩子找到最具确定性的教育。

     谢谢您!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