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苏州中学园区校总能让人感觉活力满满,就读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孩子,也总是有一股“活蹦乱跳”的“鲜活”样貌。不问基础如何,但是他们“学力”全开,把学习生活过得“每天都很哇塞”。这其中的密码何在?
5月14日中午,苏州中学园区校全体正副班主任济济一堂,召开苏州中学园区校“学习共同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初一(5)班班主任卢丹娟老师分享如何在不到一年时间中把班级打造得“充满活力”,所有同学在集体活动和学习生活中充满“嗷嗷叫”的一股向上精神的具体做法,这或许某种程度解密了园区校的“活力密码”。
建设“学习共同体”,是苏州中学园区校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的一种“学习新方式”,很多班级都在积极实践之中,老师们普遍发现它的积极意义,它是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抓手,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法宝,是促进全员整体发展的关键一招。
今天,推发初一(5)班学习小组建设的部分经验做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园区校活力密码 | 学习小组,让学习生活每天都很哇塞
2024年5月15日
初中落实“双减”政策、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背景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任务。苏州中学园区校学情、班情促使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成为“必需”之举。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集体荣誉感强,热心、乐于助人,有包容心、有上进心,成为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重要条件。
通过学习小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紧密的学生发展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他们热切地开展相互帮助,监督、拉动集体一起进步。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也实现学生自我更行,激发了自我发展的动能,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小组建设也构建了积极、和谐、高效的班级集体,在各项活动中力争上游,用集体发展带动全员发展。
科学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建立小组,并且合理运用团建技术加强团队建设是小组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各个小组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并交流,取长补短,以确定每周学习任务安排、学习地点,是重要一环。在各个组长、副组长组织下,切实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是中心环节,针对组员学习情况,相互帮助是最重要的内容。班主任每周班会课总结学习小组情况,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监督机制作用是重要保证。
通过学习小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小组之间你追我赶,良性竞争,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班级学习氛围浓厚。组长、组员各项能力得到提高,责任意识、督促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以学习小组为主要模式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之所以能够在初一(5)班落地开花,之所以能够在苏州中学园区校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得益于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活泼泼的”校园文化特色,得益于苏中园区校“寄宿书院制”的学习生活方式,更得益于苏州中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队伍。
只有像卢丹娟老师这样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纯粹、积极、专业的老师才能培养、造就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团结进取、有爱向上的班集体,才能把“学习小组”建设圆满推进,毕竟学习小组需要无私、无畏的积极引领者。
卢丹娟老师说自己没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总结的也只是粗浅的一些做法,拍摄的照片,组织的活动也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这也刚好可以看出她不是为了宣传、为了得到表彰而做这些工作的,就是为了孩子,为了教育。她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园区校“正”和“真”的校训精神,是当下优秀教师群体的杰出代表。
在园区校像卢丹娟老师一样的优秀教师还有很多,像卢丹娟老师一样开展“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老师还能多,园区校还可以在他们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提升,不断完善,总结特色,更好推广,我们期待未来。
有自己教育追求的苏中园区校真好!有理想能奋斗的苏中园区校学生和老师真好!愿我们一起安静、温柔、努力,不将就,不庸俗,清风有度,抉择有品,在这里遇见最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