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年年五四,今又五四,它已经一百零五岁了。时光之中,让我们吹去浮尘,再看一看,再想一想,五四的精神是否仍在?蔡元培先生说:“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今天,我们回答: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良好的教师!青年教师正是学校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春光明媚时节好,正是新秀奋起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为大家介绍两位苏州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看他们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发奋图强。
五四特辑 | 韩宗轩、蒋淇卉 :时代青年致敬青春,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4年5月4日
学生的焦虑,源于看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老师的职责,在于弭平二者的落差。
做沟通学生理想与现实的梯子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周易·系辞》记载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地理也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它与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地理教师的角色,在于帮助学生利用多维视角、综合理念,认识到区域的分异、环境的演变、人地的联系,以完成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任务。
今年27岁的韩老师,2022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来到园区校,目前任教高二、少科、初一三个年级。“年龄差距小让我能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求、所虑,他们现在多多少少都有些焦虑,所以我希望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聊天’式的愉快氛围,让他们能喜欢上地理。”韩老师说道,“同时,我也在备课的时候加入了大量新鲜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的理论模型。”韩老师的课既有深度,又有趣味,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除了课上与课下,韩老师也在尽可能地丰富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地理归根到底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给学生创造应用理论的机会,既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缓解日常学习的焦虑”韩老师说道。2022年11月8日,苏州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月全食观测机会。韩老师与园区校其他老师合作印制了观测指南,并组织学生利用晚餐和体育活动的时间观测月食,同学们亲眼看到了完整的满月被逐渐侵蚀,最终成为一轮黯淡红月的过程。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实际观测感受到了天象变化的无穷奥秘,更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对相关的地理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同学评价:
小韩老师的教学颇有“老庄”色彩,哲理的思辨和专业的知识结合,加以其士者般飘逸卓雅的谈吐,使课堂幽默风趣。我们也在他的带领下,识天辨地,拨经分纬,得见山河苍阔,江海汇腾: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大西北的戈壁苍茫,一山四季的生物多样,春秋分的昼夜同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能凭此一窥地球的岁月光景。 ——高二四班 吴媛媛
有韩氏说有师道者,名宗轩,山东青岛人,身长八尺余,秀眉明目,举动和韵,身端行治,温行恭俭。谨以治学之事,质以傧书之匦。其嘉论之林薮,文义之渊海,上可陈羲皇之仲达,下可至骄柳之论策,平可书八荒之陉岘,指以达冤抑之宇内,通天文而嬖爱。智略其谋,阔大而渊薮,胡赣而可为测也? ——高二四班 吴亚格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做学生学习的助力者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基于观察与实验,建构物理模型,应用数学等工具,通过科学推理和论证,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
蒋淇卉老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她怀揣着对中学教育的向往与热爱成为了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也是蒋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蒋老师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学情和教法等,致力于将教学设计过程变成一个教学研究过程,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在课堂上,蒋老师注重问题引领,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发现学生思维上可能存在的漏洞。同时,蒋老师在课堂上常采用实验途径来进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在课后,蒋老师仔细地统计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和错题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习题教学,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们交流沟通,进行个别辅导。
同学评价:
蒋老师的课堂内容准备丰富,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大家思考,并对规律进行总结归纳,会强调突出重难点内容并进行重点讲解,她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作业认真,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她请教。 ——高一三班
蒋老师课堂内容准备非常充分,会在课前做好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梳理,且思路很清晰、板书有条理,学生能清楚知道课堂中的重难点,答疑时态度非常好,很有耐心,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高一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