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就在今天,学校收到西安交通大学专程发来的喜报,祝贺我校又有12名优秀少年学子被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录取,并感谢学校辛勤培养和无私付出,期待两校继续紧密合作为祖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苏州中学园区校、苏州中学园区校人倍感荣耀!
正如家长留言所说“园区校成绩亮眼,人才辈出,校美、人美、硕果更是累累""走了18位优秀学子(含少预班),还留了那么多匡班苗子,园区校承接的责任和收获的成果杠杠的"。
何以如此?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和成长上,有哪些内在逻辑?今天,小编有幸邀请到学校领导、这些优秀学子的老师和家长与大家分享心得,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希望能给您带来启发。
西交大发来喜报 | 看园区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说,老师说,家长说
2023年3月20日
2023年10月20日,胡慧敏校长带队赴西安参加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钱学森班(院、校)工作论坛。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学院授予我校“少年班培养共建基地”铜牌,明确拔尖人才培养责任与努力方向,与会期间,时任西安交通大学王树国校长与胡慧敏校长亲切交谈。西安交通大学领导郑重嘱托苏州中学园区校:
坚定不移走“双高协作”“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培养”的道路,逐步实现从分层办学向分类办学、多样化办学转变,不断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路径,为国家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序章.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班级篇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说
苏中园区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教学管理中心主任 吴 冯
苏州中学园区校坚持以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着育人方式变革的新路径。园区校自2009年成为西交大少年班预科一阶段的培养校,15年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大中贯通培养”经验,近年来我们也在尝试着不断向下延伸,希望形成具有园区校特质的“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培养”的新模式。园区校的少年班、小钱班就是这一理念下的产物。
在少年班、小钱班的班级定位中我们将“打通学段间的断点,实现一体化衔接,促进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化”为实施目标,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学生特质、学校资源开设了科学素养,科学实践、初高贯通等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资源支持。园区校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也得到了西交大钱学森学院、苏州中学、伟长实验项目的大力支持。之后我们将继续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纵向衔接、横向协同,构建更大时空的培养体系。
当然在教育“双减”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只是园区校学生培养发展路径中的一种途径,为全体学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有发光发亮的机会才是园区校的育人理念。
苏中园区校初三年级部主任
李 畅
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和各部门的齐心协力下,初三年级组自成立之初,积极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同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各个年级的发展特点,对初中三年进行宏观规划,确定每个年级的核心工作。从初一“规则和规划”,到初二“情绪和自律”,再到初三“理想和目标”,进行详细规划,转化成具体的课程和活动。
学校阶段性进行全面科学的教育教学研讨分析,保障措施落实,组织相关老师解读数据,直面问题,反思复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坚持以始为终,落实基础,培养思维,尊重多元丰富的教学风格,让课堂灵活有深度,让教学有生命力。
基于个体的充分发展和同伴的互动效应,学校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园区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老师说
苏中园区校初三年级语文
陈 英
毕飞宇说过,在课堂上文学其实是一种精神。我很欣赏这句话。我一直不认为语文课堂只是对知识的传授,它应该有更多更深的东西。在这些考上西安交大少科班的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精神光芒。
语文课堂除了必要的语文知识传授、丰富的语言积累夯实、熟练的语言技能训练外,我更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深厚文化素养的熏陶和高雅言谈举止的养成;更关注他们思维的训练和精神气质的成长。
课堂上通过教材之外的丰富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努力带给他们更多思想的冲击;课堂上通过介绍朗读一些作家作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努力培养他们的书卷气和人文情怀。课堂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广泛阅读、深度阅读,让他们看懂世界,更看清自己;课堂外鼓励他们写作,我手写我心,真诚地表情达意,在文字使用、驾驭间,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堂是途径,是媒介;语文关乎安身立命,关乎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和创新。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热爱众生的种子,他们就会开出一朵朵与众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花朵来。
苏中园区校初三年级数学
金 晖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孩子们能在知识的海洋畅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同时兴趣也是智慧的火花,是推动自主学习的动力。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着学生带着兴趣走进知识的殿堂,探索知识。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1千个人眼中就有1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一些特殊的,另类的想法都值得我们重视,千万要保住每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苗。孩子们最终会赶上老师,超越老师,我们只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引导者。
苏中园区校初三年级物理
邓 丽
园区校的课堂是多彩的也是丰富的,在这儿以物理课堂为例,说说理念、谈谈做法。
对物理,持久的热爱!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一直有个朴素的想法:希望我教的孩子们,对物理学习有个持久的热爱。哪怕将来踏上社会,都依旧保持着对物理的喜爱。凡事爱问为什么,遇事总是爱钻研。让物理素养植根在他们生活中。
教物理,灵动的课堂!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希望所教的物理课是灵动的。让自己走进教室是开心的、走出教室是满足的;让孩子们上物理课是饶有兴趣的,下物理课是意犹味尽的。我简单的认为灵动的课堂,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灵”,和学生学习思维的“动”。即教师要灵活结合所教知识巧设情景,让学生的思维运动起来。不断地问:你发现了吗?你对这个看法认同吗?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呢?你有没有新的想法呢?通过问题串的刺激,触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去体会、去思考、去组织语言;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辨能力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让孩子们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感、感中提升!让思维能力贯穿在他们的学习中。
园区校的课堂不仅限于学科课堂,我们更有“小钱班”、“少年班”、“双师课堂”“初高衔接课堂”等多种课堂的开设,琳琅满目,都是学校的倾情力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心培养提升学生多种能力。
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家长说
西交少年班录取学生
初三(2)班金湛同学家长
在培育孩子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一个普通孩子的家长,我也一直在思考,在学习,如何让孩子成长有动力,学习有乐趣。其实我家孩子也没有很大的天分,但是对数理比较感兴趣,经常乐在其中。我就会鼓励孩子往这方面发展。我也经常会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业规划,人生目标,陪孩子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在成长的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有挫折和失败。但是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及时调整心态,从失败中站起来,用坚毅的目标乘风破浪。
在陪孩子的道路上我们也不是孤勇者,多和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也非常感谢班主任李畅老师,少科秦老师,杨老师及各科任课老师对孩子支持和鼓励。同时非常感谢苏中园区校领导对孩子们多重路径发展的重视,祝愿美丽大气的园区校越办越好。
西交少年班录取学生
初三(3)班傅雨辰同学家长
考入西交大少年班与三年前进入园区校一样,都是不期而遇的惊喜。作为园区校学生的家长,三年来,我见证了学校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在孩子身上的投射;见证了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对孩子成长的帮助;也见证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跌倒与奋进,我感触颇深。
首先,老师的悉心教导为孩子成长打牢基座。在园区校,每一位任课老师都以他们优秀的学术修养和敬业的态度教导关心孩子,在严管中饱含温情,师生关系亲如一家,老师对孩子未来的操心和成绩的关注很多时候甚至超过家长,让家长觉得省心放心。
其次,同学的争先进位为良性竞争营造氛围。身处三班大家庭中,孩子们早早地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孩子在这里逐渐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同学一起并肩奋斗,快乐学习,昂扬向上。
第三,孩子的习惯培养为提质增效提供支撑。初中以来,孩子养成了复盘总结的习惯。在老师帮助下逐步学会提炼重点,凝练方法,逐渐拥有了独立思辨的能力,良好的习惯会成为他走进下阶段学习的强大助力。
好的教育是一种双向奔赴,园区校的老师从来不是单向的教导,而是与学生相互成就。未来很长,我们都在不断向前,但园区校一定是孩子心中难忘的坐标,这份情让他永远记住自己的母校。
西交少年班录取学生
初三(3)班倪彦斌同学家长
苏中园区校这三年,值得铭记:这里有专业敬业的老师,循循善诱、潜心育人;这里有勤奋好学的同学,专注自律、团结友爱;这里有环境优美的校园,生态湿地、诗意盎然……这三年,也是疫情下的三年,课堂上、绿茵场、寝室内、视频中,是家校携手、师生协力的身影,是攻坚克难、抗疫防疫的担当,温暖而有力量。这三年,于细微处见精神,园区校更是致力于探索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始终以引航和定力,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挖掘潜能、获得成长。
人生在抉择中前行。选择园区校,爱上园区校,双向奔赴的感觉真好。不紧不慢、如沐春风,这里非常适合学习劲头足又兴趣爱好广泛的孩子们,“活泼泼地”教与学,课上高效、课后有更多时间充实自我、提升素养。这次有幸考上少年班,学校优质平台、老师悉心指导至关重要,感谢学校、感恩老师!时值春分,阳光少年,步履铿锵、青春激昂。新征程上,我们加油共勉,并诚挚祝福园区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园区校的课堂不仅限于学科课堂,“双师课堂”“初高衔接课堂”等多种课堂的开设,琳琅满目,都是学校的倾情力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心培养提升学生多种能力。
西交少年班录取学生
初三(5)班马成同学家长
三年前, 还在小学的孩子,来园区校开放日,就深深被优美的校园、有趣的特色课、可口的饭菜深深吸引。立下FLAG, 要来园区校上学!
入学后, 我们惊喜的发现, 园区校就像一个精致的双面绣,一面是现代文化,一面是传统文化。学校倡导融合东西方文化,处处用心,在细节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
老师们课堂上风趣专业, 让孩子佩服;课下无论寒暑, 走廊上孜孜答疑的身影让孩子感念......
对语文头疼的孩子, 钱老师、邓老师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点化他;耿特、于特,孩子崇拜的把他们的画像贴在自己的学生卡上;兰老师像个孩子王,为了他说的“爱将”,孩子开心不已;......
除了学业,老师们同样注重孩子人性的完善, 鼓励孩子多元发展 。班主任张老师常常找孩子们聊天、督促孩子锻炼身体...... 处处关心着孩子们; 历史刘老师的PPT和摄影技术折服了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也从老师们身上收益良多,深深认同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是教育的基础。感恩老师、感谢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