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癸卯已去,甲辰可期。就在今天,苏州中学园区校的老师们共聚H117,共同展望2024年的新征程。
教育事业,人才为基。2023年度校优秀教研组、校“园丁先锋”们,向我们展示了园区校的人才济济。
万象更新,自然要有新期盼、新目标,校长、校五大部门主任,向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新学期的工作思路和期盼。
明天,大家都要回到各自的岗位上,接续奋斗,开启新篇。我们相信——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新学期园区校老师报到 |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2024年2月20日
先进的教育
离不开先进的团队
会议的第一项议程
便是对优秀教研组、校“园丁先锋”予以表彰
队伍建设 立定规矩 落实求实效
好老师成就好学校,好学校造就好老师。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园区校学科间发展存在不平衡、教师间的个人业务能力也有差异性。我们将通过教研组建设尽可能缩小彼此的差异性。
以课标为引领,以中高考真题、各类模拟题为抓手,做好教学六大基础常量维护。
通过推进教研活动制度化、教学研究活动多样化,发挥教研组教学引领、研究作用。
中考高考 惟精惟一 勇攀新高峰
园区校初中部从当年的好学校,发展到如今的热校、家长心中的梦校。我想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们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招生的成果,还需要积极有效的宣传。因此,本学期教学管理中心也将更沉下心来与年级部、备课组携手,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扎实着力点,把握关键点,认认真真抓教学质量。也希望我们的班级组、备课组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勇攀新高峰的前提是先有高原再筑高峰。
拔尖培养 戮力同心 走出新路径
一学期以来学校在园区校少年班、小钱班、大钱班的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了关注、投入。这些班型在朝着我们预期方向前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化解。大家的齐心协力、出谋划策是我们更好修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版本的有力保障。
入学招生 寻求突破 闯关新挑战
如果说以上三个方面是向内求,那么向外寻,向前看,自然必不可少。因为引源头活水,方能筑如许“清渠”。园区校的每一位老师是园区校的代言人,园区校的每一位老师是园区校的招生官,本学期在校长室的战略谋划下,教学管理中心将继续协同我们的招生,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地开展入学招生工作。也恳请每一位老师用你的日常行动为我们的招生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为去年我校学生家长中心上学期(含暑期)所取得的一些成绩。
本学期我们继续秉承:构建五育并举、家校协同育人的德育体系,助力培养开放、健康、智慧、面向未来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本学期我们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守正创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重点,力求创新德育活动新范式。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润心,滋养幸福力量
当下大环境青少年学脆脆、玻璃心学生数不断增多,春季是抑郁症、躁郁症、花痴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的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组织各级各类心理培训,提升心育水平;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家长学堂;继续推进全员育人;继续推进医校模式;举办心理月活动。通过以上一系列润心工作,织密织牢心理健康网,增强孩子们幸福的力量。
润德,获取幸福源泉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润德,指以班主任团队为德育核心,以升旗仪式、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向同学们渗透常规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本学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还将常抓不懈,让园区校学子走出校园都能成为品行高雅、谈吐不凡的有德者,俗话说有德者必有福,相信园区校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能不断获取幸福的源泉。通过日常行为教育、升旗仪式、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期盼校园无一片垃圾落地,学生无一人厌学。
润文,奠基人生幸福
润文指,滋润校园艺体建设。
本年度我们部门计划将学校的重大活动梳理归纳为六礼七节,形成具有园区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以“名队进名校”为抓手(苏州市游泳队、苏州市少体校等),打造园区校体育特色。以足球队、排球队两个基地校建设,水乡船拳特色校建设为平台,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开展,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大师引领(钱夫人蒋英的学生来校指导合唱),专业院团支持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苏州市歌舞团),着力打造苏州中学园区校梦田合唱团、梦田舞蹈团,等。本学期初三青春礼、高三成人礼将会以各班合唱的形式呈现,届时孩子们将会记住一个让他们不一样的青春记忆。
西马国际部A level 课程中心从国际形势、留学趋势、拉格比公学项目实施三部分强调了国际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AI时代对国际教育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时刻提醒老师们“我们的学生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作为人师,我们的视野和选择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尤其以苏州为例,出国留学申请名校的需求依然强烈。近十年通过UCAS申请英国本科的中国学生从2012年的10510人增长到31400人。
面对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西马国际的拉格比公学项目应运而生,顺势而为。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西马国际是苏州乃至整个江苏公办学校实施国际教育的领军者。站在巨人肩上打造更高标的国际课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而拉格比项目,也受到了家长的热切关注。2023年12月2日和2024年1月27日两场校园开放日,到访外校家庭众多。之后的每天,每个周末,甚至春节咨询不断,接待不断。初二,拉格比项目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工了!这让我们倍感荣幸,也深觉责任之重大。
在校长室和学校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2024届初三学生可以说是新时代的锦鲤。我简单盘点一下,初一上学期在奥体中心参加前所未有的高级别运动会,下半学期离校不离线的云陪伴,近一个月的本部研学,让学生走进千年古校,充分感受名校氛围,初二、初三,学生体验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园区校进一步发展,带给学生更丰富的社会资源,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上学期我们积极配合学校各部门活动,学生在运动场上,剧院舞台、校外研学上发光发热。班主任团队重视班级班风、学风的打造,认真上好每节班会课,利用核污水排放、人工ai、巴以冲突、董宇辉等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秉持着三年有质量,三十年有能量的理念教书育人。此外,年级组联合各部门,在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前后关键节点组织家长会、学生家长大会,给予家长、学生充分的指导。
在即将迎来中考的关键时期,我们初三年级的教学工作要以高质量和精准性为目标,抓稳中间,盯紧两头,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和指导。面对教师跨年级教学的挑战,我们将继续加强备课组之间的协作,充分利用科技和教研的力量来提升备课的效率和质量。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学习的稳定性。
新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电话或面谈的沟通方式,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学安排。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将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精准教学,确保每项教学活动都能对学生有实质性的帮助。班主任团队会继续加强班级管理,提升班风学风,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我想强调,每一位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是这次中考成功的关键因素。让我们在接下来100多天的时光里,守好责,履好职,做好常规,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园区校这片热土上,认认真真抓教学质量,扎扎实实优化课程,平心静气做好教育。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擘画出一条明亮的道路。
感谢大家的努力和支持,让我们带着这份责任和期待,迎接挑战,共创辉煌。
面对高考试卷结构的调整、大环境的变化,我们高三人又是如何来应对的呢?
一、形成一个团队,一个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群策群力的战斗团队
不管是即将退休的陈式如老师;工作日独自一人照顾幼儿的陈彬彬老师;每天要掐点接送孩子的刘蓉老师,还是主动承担更多工作的吴冯老师、颜华老师、王荔老师,都在为了高三年级排除万难、想尽办法。
二、抓好两块阵地: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教师的教风、研风
上学期,在4位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三年级通过不定期的心理讲座、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高校宣讲、学生家长大会、班级迎新祝愿等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新学期里高三年级依旧会一如既往地狠抓班级常规管理,班风学风建设,继续借助各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内驱力,努力提升学生的斗志,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高三年级的备课组人数最多的3人(语数英),最少的只有1人(历史、政治),这既是我们的劣势也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你经常可以在学校的各个场所看到备课组老师们在一起商量、钻研教学和高考,甚至大家在看到一些好的试卷、材料或信息的时候,还会跨学科的进行分享和提醒。当然新学期里,我们更要加强与本部、相城校的联系,多参加本部的备课组活动,虚心学习,巧借东风,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和研究。
三、守住四个关口:课堂教学关、考试分析关、信息整合关、心理辅导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住课堂,才能抓住成绩。所以本学期高三年级仍然会利用好教科院的期初调研以及学校的预约研课等活动,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本学期高三将迎来苏锡常镇的一模、二模,我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利用好每次考试的数据,进行多维度详尽地分析,客观地找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和问题,从而找到解决方案,为老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服务,为提升最终的高考成绩服务。
新高考以来,我们不难发现只靠自己单枪匹马,闭门造车,是肯定不行的,一定要多看、多听、多思,不断整合各种高考信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考。
重视学生心理辅导。越是临近高考,越有可能会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高三年级一定会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与学生多谈心,与家长多沟通,对重点对象开展家访工作,并适时地借助专业心理辅导,正面引导学生应对压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路虽长,行则可至;事虽难,做则可成。相信在高三年级强大的班主任团队和团结奉献,爱岗敬业的任课老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4届高三一定未来可期!
继五大部门主任阐述本学期工作目标与期盼后,胡慧敏校长以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园区校本学期工作的目标、关键任务以及实现路径。
最后,胡慧敏校长重申:要用成长的态度看待经历的一切。个人的成长是自身的修炼,而团队的成长,要有包容的氛围,互相补台的意识。每个个体自觉自反,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团队人性管理——这既是当下园区校最大的财富,也是我们可以传承的核心竞争力。
园区校的成长
有赖于扎根在一线的教师们辛勤耕耘
也离不开各部门领导擘画的清晰路线
新学期,新一年
你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什么呢?
欢迎分享在评论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