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5日出版的《现代苏州》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深度解密园区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今天小编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一所学校的发展,或许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学校要具有“传承力”,只有继往才能开来;二是校长要具有“规划力”,确定清晰的发展方向;三是老师要具有“贯彻力”,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实现路径。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亦或有幸恰好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从“港田路”到“桑田岛”,向下扎根,托举起属于自己的教育梦想。
《现代苏州》专题报导 | 从“港田路”到“桑田岛”,向下扎根,托举教育梦想
2024年2月3日
作者:颜凤仪
2023年12月7日,苏州中学园区校学校举办“智汇西马,情聚梦田”高质量发展大会活动,深情全面回望过去走过的不平凡的奋斗成长道路。
2023年,园区校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成果,开拓了更高的办学境界。创建“钱学森班”,搭建科技课程建设、拔尖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数字素养培育实践研究》等三项省级课题立项;中考、高考等各类考试成绩喜人……累累硕果满枝头。
二十年前,苏州工业园区与江苏省苏州中学合作成立苏州中学园区校,选址港田路360号。当下,港田路拓宽工程如火如荼,一座大桥把“苏州中学园区校”送上了桑田岛,与人工智能产业园、桑田岛科创园、生物产业园等各类科技载体共同成为“吴淞江科创带”上的桑田岛民。从“港田路”到“桑田岛”,二十年耕耘,苏州中学园区校跑出了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速度,更释放出了高质量办学的热度。
冬日的苏州中学园区校,静谧中包含着灵动。夕阳下,西马斜塘湿地绝美至极,黄叶、溪水、横舟,还有活灵活现的生灵们,构成了一幅温暖明亮的美拉德色系画卷。随着四季变化,湿地时而生机勃勃,时而静谧安详。看春樱如雪、听夏虫吟哦、赏秋苇迎风、赞冬梅傲霜,谱写着校园与自然结合绚丽的诗篇。
其实,整个园区校校园坐落的位置,曾经便是一片景色秀丽的湿地。
把时光的指针悄悄拨回二十年前,2003年初冬,为了寻找建校的土地,时任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张昕踏进了原斜塘镇西马村外的水稻田和沼泽地里。这里有小河和树木,有残破的小桥,有民房和茅草屋,天上有翱翔的白鹭,水塘里还有鸡头米。半年之后开工建校,推土机铲去芦苇、填平池塘,在有意与无意之间,20亩湿地被保存了下来,成为独特的校园景观。
师生们在与湿地日日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它的宝贵,将其取名为“西马斜塘”。在此基础上园区校人创立了西马斜塘湿地生态园和西马博物馆这两座立体课堂,学生开展实践调查、实证研究、辩证思考、人文学习,“湿地文化”特色课程屡获大奖。
园区校的学子们课后走出教室,驻足湿地边,呼吸新鲜空气,看芦苇摇曳,水禽翔集,感悟自然,涵养心灵。繁茂、灵动、生生不息的湿地,已然成为他们私藏的心灵栖息地。
如今,“湿地文化”成为园区校的校园文化名片,“精神湿地”也奠定了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内在品格,成为园区校发展永恒的文化境脉。
如果说充满生机的湿地文化是园区校这片田野的土壤。那么多元共生的教育理念、特色的课程、创新的课堂是浇灌这片田野的水流。
园区校倡导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理念,践行“为人正,为人真”校训。由于地处优美的湿地环境之中,学校开展“生活教育”,推行“寄宿书院制度”和“生涯导师制度”,一对一的生涯指导启发生命自觉,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学生在经典的欧风建筑、优美的自然环境、典雅的书院氛围中学习与生活,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校多年来致力于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设计了“地球学习村课程图谱”。这一图谱包括了基础课程、进阶课程、荣誉课程、创智课程,建构了立体的课程生态群,成就了园区校独特的气质。
“西马探索课堂”是学校的特色项目之一,也是学校为学生创设的跨校、跨学科、跨时空研习的创新素养发展新平台。该平台以项目研究为中心,从真实问题出发,整合了数学、物理、生物等多门学科,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沟通、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实验、展示的深度学习共同体。一个挑战性的任务,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场深刻且富有乐趣的研学之旅,深度激发同学们探索的兴趣。
学校还倡导“要学会创业,先学会创社”“无社团,不青春”,努力培养学生创业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领袖素养和创新能力。2023年,学校与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奥体中心达成协议,共建苏州市游泳队,实现“名队进名校”;与苏州市歌舞团达成协议,共建合唱团、舞蹈团,进一步探索区内艺术教育“团校联合”新模式,园区中外青少年交响乐联盟成立,园区校成为首批共建基地园区校之一。2023年2月,学校“西马美术馆”建成,首展就是“遇见运河·印象苏州”的中欧艺术家邀请展,让高品质、全互动、强参与的展览实践美育,在这里生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园区校坚持守正创新,完善教研制度、发展教研文化、夯实教研支撑体系,健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教、学、研、评一体化的教研管理机制,系统落实教育教学规范要求,增强教师专业高位发展内驱力,提高教研组组织效能,不断开拓园区校教研的新境界。
为了强化年级部主战功能,2017年园区校实施了“二级管理选聘制度”,其中“二级选聘”是指由年级部选聘班主任、班主任选聘任课教师,“双向选聘”是指任课老师也有权利选择年级、选择班主任。
“标准化建设”是制度化的最高形式,基于已有实践,2018年园区校提出了教研组的标准化建设和特色发展的目标要求,设立了教研组三级评价指标,在保证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鼓励特色发展。
园区校拥有正高级教师4人、特级教师5人、学科带头人31人。作为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西马书院”目前共有9个教师发展共同体,32位导师,校内15人、校外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2022年,《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促进教师发展行动方案》出台,确立 “建设学习型园区校为目标,打造优秀骨干教师为核心,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全面推进园区校建设”的实施策略,逐步推进教师成长阶梯计划,逐步建立教师发展数字平台,“书院制”研修,“书院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