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2023年12月27日,全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工作总结交流会在苏州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胡慧敏委员工作室获评“2022-2023年度苏州市优秀委员工作室”。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员工作室是创新履职方式、联系界别群众的重要抓手,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重要举措。
据悉,目前全市已建成有300多个委员工作室,分布在各行各业、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本次全市政协工作总结交流会共评选出33个“组织有力、程序规范、成果较好”的年度优秀委员工作室,胡慧敏委员工作室作为教育界代表获此殊荣。
自2022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胡慧敏委员工作室围绕“学习宣传的平台、了解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渠道、服务群众的阵地”的功能定位,开展系列活动。
“阅读圈”是工作室打造的第一个平台。以“委员读书”活动为契机,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全科阅读课程基地发起了“读书遇见美好”阅读项目,在校园中设置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平台,展开全学段、全学科、多媒介的主题阅读,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读书遇见美好”,从而收获好的学习、体验美的人生。该阅读项目由苏州市晋诺语文工作室执行,苏州新华书店解决阅读推广、阅读咨询服务层面和资源层面的实际问题,苏州广电宣传推广,苏州市实验小学、苏州市新区实验小学、新苏师范小学等学校共同参与,正逐步发展为苏州市的一个阅读品牌。
建立“心理圈”联盟是委员工作室的一个重点项目。围绕学生的心理健康,委员工作室牵头建立了一套工作联盟机制,该机制包含了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体系:教师心理培训、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报告、个体心理咨询、专兼职心理教师督导、学校特殊生心理工作指导、家长心理讲座、师生心理科普宣传等等。苏州市心理协会、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等提供专业建议与指导,校园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家长兼职导师、学生互助小组等共同构筑了一道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公益圈”是委员工作室又一个建设项目。由委员工作室牵头,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西马公益社”携手公益助学社、苏州教育博物馆、尹山湖美术馆、苏州市科协等社会组织,举办了捐资助学、公益课程、公益讲座、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践行志愿服务精神的大舞台。培育志愿服务精神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是培育生态人的重要举措。目前,学校每年都新增注册志愿者100多名。
一年多来,胡慧敏委员工作室逐步形成了“以灵活晤谈的协商议事机制汇聚民意、以内外联动的联系服务机制开展工作、以高效务实的支持保障机制推进发展”的协商议事的工作机制,聚焦教育的“内卷”、“偏智”、“五唯”、“焦虑”等群众愁难急盼,联系社会各界,切实做到“一名委员牵头、一群委员参加、一个专委会服务、一个部门聚焦、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行业(产业),”为群众解难题、谋福利,切实保障每一位教育群众的发展权益。
附:胡慧敏委员工作室职责
一、加强宣传引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委员工作室为阵地,宣传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二、定期组织调研。聚焦本地人民群众关注教育的要事、实事、难事,紧扣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焦点、难点、痛点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教师、家长、学生及相关代表召开座谈会,开展专门协商,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
三、反映教育民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教育一线,密切联系学生和家长。一方面,为人民群众开展教育政策咨询、协商化解矛盾,凝聚社会共识;另一方面,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诉求、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时撰写提案、积极建言献策。
四、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精神和决议,完成市政协确定的工作任务。突出政协界别特色,把做好教育工作与履行委员职能密切结合起来,发挥好专业优势,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广泛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为推动苏州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特别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五、服务教育主体。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传授协商方法,开展协商活动,并以模拟政协学生社团、征集模拟政协提案活动为抓手,密切联系青少年学生群体,实现委员工作室与青少年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所盼同频共振,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青春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六、加强自身管理。严格遵守政协章程规定,切实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向群众延伸、向专业聚焦、向网络拓展,肯担当、善担当、真担当,示范引领、协同聚力,将工作室打造成委员服务基层群众、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