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那个谁,你们家娃的家长会开了吗?

 


校园热点


    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啊!谜面是:家长会(打作家梁晓声的一部小说名)。

    谜底是:《今夜有暴风雪》

    哈,其实这是个段子,表示家长会后家里的鸡飞狗跳。这个段子是好多年前的了,相信今天的家长会和今天的家长会后家庭情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仍然有家长表示:不来参加家长会吧,显得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来参加家长会吧,又不知道来干嘛,最后也没得到什么。

    其实老师要会开家长会,给予家长想要的东西;家长也要会参加家长会,从家长会上主动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家长们也可以参与讨论,说说你们的看法。



 

关于家长会 | 带着问题来,带着平常心去


2023年11月17日

 
    家长参与家长会,如果能“化被动为主动”,带着问题去参与,并且利用家长会的机会达到自己预设的目的,那会让这个活动更有意义。

    那么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达到哪些目的,完成哪些任务呢?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聊。



    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了解到的情况非常多。我们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摸清学校情况,这里面包括学校的办学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的师资配备、学校活动规划、学校的教学水准等等。比如说,听听任课老师介绍本班级学科教学情况,你同时也可以知道这位老师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了。二是可以摸清孩子的在校情况,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情况,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学习的能力和成绩,参与劳动锻炼的情况,社会交往的情况等等。

    不管怎么说,一个人的发展,不外乎是由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成就的。我们要搭准孩子的脉,既了解孩子在家的成长情况,也要了解孩子在校的发展情况。我们又要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外部环境,毕竟孟母三迁,就是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家庭教育课程和学校常规家长会结合起来进行,哪怕就是单纯的班级家长会,班主任在发言中也会传授不少家庭教育的知识、方法,作为家长,还真应该认真学习。时代在变,孩子在变,家长必须要跟上变化,照搬当年父母教育自己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一定会弄出问题。毕竟我们家长做父母,都是未取得“上岗资格”就直接上岗的,“父母”执业能力不足,需要不断地修炼和提升。孩子是不断成长的,每一个年龄阶段上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所以父母的教育知识也要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学习更新,千万别掉队。

     家庭教育知识、能力的提升,是作为父母的必修课,每一位家长都不能拒绝和推卸。其中最为基本的,就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原则;平等尊重的教育方式;积极进取的观念培养;爱和感恩的素养提升;对美好生活体验的能力和觉悟。家长们,我们一起努力吧!
 


 
    每一个阶段,学校召开家长会都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要请家长配合完成,有没有get到,这需要家长自觉。比如说,初一年级期中考试后,家长的任务就是对孩子完成小升初后,孩子的发展情况做一个全面评估,并帮助孩子明确现状、目标、任务;比如初二学生家长的任务就是掌握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实现进入青春期后,这个“第二断乳期”的平稳过渡,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比如初三学生家长就是要初步了解“中考”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孩子在面对“中考”这一人生第一考验时所处的状态,当下应该采取的办法。当然高中年级各阶段家长参与家长会,也都应该要“领取”任务,并且努力去完成。

    家长并不是人到了家长会会场,就完成了使命的,其实这是开始履行教育和教养责任的新的开始。做家长不易,做一名优秀家长更难,不过,人生嘛,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努力!



    家长会,是开展有效家庭教育的重要机会。如果家长错过,那也真的是太可惜啊。我们很多时候,打算和孩子认真谈一点问题,似乎也很难。看着他(她)忙碌的身影,还有一堆作业在那,不忍心耽搁他们的时间;就算找到了时间,你打算和他(她)聊几句,刚开口,孩子就一脸不耐烦,想好的话,到了嘴边又会咽了回去。哈,家长会过后,这就是你和孩子好好谈心的一个重要机会。一方面经历了一次重大考试,成绩在那,不管考得是否理想,孩子都懂需要反思,都懂得这个时候父母有权利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另外一个方面,父母参与了家长会后,一定领受了学校、老师传达的一些教育任务,需要这个时候来贯彻,所以必须抽出时间,好好地听讲。而且孩子也是做好了“今夜有暴风雪”的思想准备的,错过这个时候,更待何时。

    认真与孩子做一次沟通,特别是爸爸不能缺席,爸爸更多扮演“严父”角色,体现家庭教育权威,要为孩子的发展定音定调,因此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在单位重要会议上发言。哪怕不写发言稿,也要认真打好腹稿,确定要讲的内容,然后心平气和、郑重其事,一点一点好好说,务求达成教育目的。
 

 
    “知行合一”这是人生的最大难题,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也一样。家长一点一点给孩子讲了很多想法,但是孩子最后做不到,听了白听,那也就是白讲。怎么才能让孩子真正贯彻执行呢?一在于“真知”,很多时候孩子说“懂了”,其实未必真懂,也未必真打算做。只有“真知”,才能有真实的行动。要形成“真知”就有很多学问,比如多种方法的结合,比如知行的相互促进等等,总之父母要想足够的办法真正触动孩子,培养起孩子的“上进心”“积极性”。二在于合理制定行动计划,让计划方便执行,能循序渐进。其实“成就感”是激励人成长的最大动力,我们必须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明显的成效,他(她)才会有决心有信心去继续努力。制定出合适的“小步走,快节奏”的行动计划至关重要。三是快反馈,多鼓励。哪怕孩子有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哪怕孩子还没有明显进步,但是态度有改进,都要充分肯定,“表扬”才是有效的“加油”。

    很多家长在会后和孩子谈也谈了,计划定也定了,只是可惜,他们似乎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又转头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把孩子的教育又放到了一边。这真是太遗憾了,孩子努力了好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的“努力”无人肯定,无人欣赏,内心无限悲凉啊。更有甚者,每一次家长会后,父母回来都是一顿骂,把孩子的自尊心摁在地板上摩擦,对这样的家庭,学校老师也只能是一声长叹啊。希望苏中园区校的家长,不会是这样的家长。

    好啦,就聊这些吧,希望能对正在参加期中考试后家长会的您有所帮助。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