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解密园区校“独特气质”之一 | 人文气息:建设积极品质为导向的教育生态圈



 

 看 点      


    近日,苏州中学园区校“积极心理品质为导向的中学生涯教育系统生态圈构建与实施”入选第七批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名单,这是对苏州中学园区校学生积极品格培养工作的充分肯定。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解答了很多家长、同仁所说的园区校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一谜题。园区校有什么样的独特气质呢?谜底之一就是:人文气息。



解密园区校“独特气质”之一 |  人文气息:建设积极品质为导向的教育生态圈


2023年9月15日


 
    苏州中学园区校有一片天然湿地“西马斜塘”,这片湿地赋予了园区校独特的价值追求,即: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学校包容具有多元风格的老师,学校建设内容多样的课程,学校鼓励学生多维度发展;学校尊重和肯定每一位师生对学校的独特贡献,学校搭建和促成每一位师生别样的发展;学校倡导积极的心理品质,弘扬“为人正,为人真”价值追求,学校构建生机勃勃的生态圈,和谐共处万物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1929年,时任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先生拟定《苏中学生修养标准》,为苏州中学、苏州中学园区校学生确定基本准则,人生发展的基本方向。苏中园区校建校伊始,就把贯彻校训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摆在突出位置。园区校学子懂感恩、有礼貌。学校评选年级形象代言人,24种积极品格代言人,表彰先进,用整体氛围、集体建设,把每一个园区校人吸纳到“积极品格”的能量场态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成就具备“转移环境之能力,不为不良环境所屈服”的勇士和君子。




    在西马斜塘湿地里,最有代表性,最受尊崇的两个物象就是“白鹭”和“锦鲤”。皎皎如白鹭,成为苏中园区校学子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自喻,静若处子,动是飞鸿,即使身在泥沼,不改洁白本色。成才做锦鲤,是苏中园区校学习在学业和事功方面的追求,奋斗精神,天下胸怀,不止在当下的教育坏境中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决胜中考、高考,更要做终身的自我教育者,自我发展者,做社会的栋梁。




    苏州中学园区校建立多元化、过程性学生评价体系。颁发“学习能手”奖学金表彰快乐地学,主动地学,踏实地学,勤奋地学,智慧地学,高效地学的会学习、爱学习西马学子;颁发“阳光少年”奖学金表彰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胸怀大志、充满自信、善于合作、勇于奋斗的有着阳光般笑脸、阳光般心灵的西马学子。每学期颁发尚德模范、学习标兵、创智先锋、艺体之星不同类型奖状,鼓励多元发展。学校在每年9月10日评选并表彰“教学贡献奖”、“育人贡献奖”、“学术贡献奖”、“服务贡献奖”具备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精神的优秀教职工。
 



    学校将生涯课排入必修课表,每周一节,采用生涯规划校本教材授课,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生涯规划能力,学生们可以了解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知道如何去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动力、制定学业规划。“生涯发现之旅”特色主题活动,在初一、高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走进父母工作单位,了解相关专业、职业、行业以及创业经历等,同时在生涯发现地点聘请生涯导师,开展生涯讲座,让学生走出了象牙塔,真正领略到了职场的魅力,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涯目标,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提升他们的意志力和耐力。
 


     被苏东坡誉为“东南学宫之首”的苏州中学,在其近千年的办学历程中,“能思想”一直是贯穿其中的内核。苏州府学创始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天下”情怀,本身就是“能思想”的写照。在苏州中学园区校做班主任,必须“有思想,能思想”,用人格塑造人格,用精神唤醒精神。“有思想”的班主任,要建设“有灵魂”的班集体,形成以“追求”、“共识”为基础的学生共同体,在这个集体中,让学生变得更有活力,让学习变得更有张力,让教育变得更有魅力,让人才如雨后春笋且自能适应未来世界的挑战。
 



 
    言教不如身教,家长以身作则,把孩子的“教养”问题留给自己培育,坚决避免孩子患上“中国巨婴症”;学校老师积极承担教育责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时代栋梁,坚决避免学生患上“时代空心病”。学校和家长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不缺位、不越位,不推诿,不指责,共同构建新时代教育伙伴关系。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治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爱的教育才能成就孩子的一生。家长用正确的父母之爱,学校用科学的教师之爱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和成功的未来。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