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少年 Students and Parents

苏科大学子来访 | 莲花盛开 水禽翔集 清风徐来




 

  看  点


    2022年4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苏州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苏州市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

    近日,为了解苏州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现状,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净土家园,绿色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苏州中学园区校,调研湿地教育的实施情况。

    《姑苏晚报》、“中国共青团杂志”微博公号等媒体均积极报道该次活动。苏州中学园区校湿地之美丽,苏州中学园区校教育之灵气打动更多读者。
 


 

苏科大学子来访 | 莲花盛开 水禽翔集 清风徐来,西马湿地成生态教育大课堂


2023年5月31日

 

苏州科技大学师生来访

 
    调研团在苏州中学园区校林子杰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西马斜塘湿地、西马博物馆。在座谈会上林老师根据园区校的湿地履历表介绍了西马斜塘湿地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湿地特色教育----利用西马斜塘湿地生态园和西马博物馆,打造了湿地文化课程,倡导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苏州中学园区校作为一所校内拥有湿地的中学,因地制宜打造的湿地特色文化课程,为苏州湿地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此次实地调研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使成员认识到湿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既是苏州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的特色,也是宝贵的经验。调研团同学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愿为苏州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添砖加瓦。





 

西马湿地:莲花盛开 水禽翔集 清风徐来



 
    莲花盛开、芦苇摇曳、水禽翔集、清风徐来……夏日高温中,这片“深藏”于苏州中学园区校校园内的西马斜塘湿地,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心旷神怡、倍觉舒爽。如今,这片只有区区20亩大小的“袖珍湿地”不仅成为都市里难得的自然景致,更被作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景课堂。苏州科技大学“净土家园,绿色发展 “学生调研团的成员深有体会地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持续付出。苏中园区校此举抓住了未来。

    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趋势仍在不断地加快之中。今年6月,已被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第一周,全球单日最高温记录被接连打破3次,有专家称这 “可能是十万年来最热的一周”;与此同时,全球海面温度创历史新高,南极海冰范围处于历史新低……今年夏天全球各地将普遍面临着高温挑战。有着“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能起到调节小气候、维持区域水平衡的重要作用。一块占地800公顷的湿地,能使环境温度比区域平均气温低1-2°C。保护湿地,因而成为人们抗衡气候变暖的重要一环。

    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将近一半的市域为水面,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近年来,苏州市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湿地保护重要的生态意义。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站,并于2022年正式启动了“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致力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障市民生态福祉,努力让苏州这一历史文化悠久的东方名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共融的现代国际都市。

    西马斜塘湿地位于苏州中学园区校校园内,占地仅20亩。在苏州市现有一千多块湿地中,它几乎是最小的一块。相比于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等大面积湿地,它并不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然而,学校从建校开始,就努力保护这片湿地的原始生态,并逐步将其建成学校的生态教育课堂,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素养,帮助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孕育”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湿地精神。
 
 

母校情深:作者吴明盈




 
    据了解,这个调研团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是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毕业生。吴明盈,园区校初中部2019届毕业生,现就读于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园区校三年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她对湿地和自然的热爱,她在进入高中后开始研究鸟类,曾多次开展讲座,向身边的同学朋友科普大海雀的灭绝、苏州市常见鸟类和国内珍稀鸟类保护现状。吴明盈同学说:“园区校是我热爱自然的引路人。以前在园区校读书时,很喜欢在晚自习前绕着湿地走一走,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本次回母校实践调研,以全新的身份再一次在西马斜塘湿地边漫步、在西马博物馆中参观,吴明盈同学非常激动,“听到了很多在校时不知道的湿地故事,对我而言是意外收获。”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