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语文很重要,有很多人理科好,但最终总分不高,原因是语文拉跨。因此,学好语文,不让语文成为短板,是需要且必要的。
何其有幸,顶尖学霸来分享学科学习经验啦!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在中考中总分超过七百,语文单科121分的左奥林同学来分享他语文学科的学习经验,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学霸学习经验谈 | 左奥林:语文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科目
2023年7月29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科目,一直为众多同学所头疼。虽然说我中考语文的不错成绩含有运气的成分,但毕竟万事皆有其理,好成绩不是单靠运气就能取得的,在这里,我还是把个人的一些对语文学习方法技巧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语文不同于老生常谈的数学物理等理科,它不那么需要缜密的思维与逻辑推理,更重要的是高效流畅的阅读能力、深刻正确的理解能力、开放活跃的想象能力和言简意赅的表达能力。数学可能一道题目脑子灵活点就能很快解出,但语文更需要的是耐心;数学需要的是一道题目掌握多种解法,但语文强调的是正确的描述与表达。还有一点需要澄清,所谓的“题海战术”是不适用于语文的,我个人不推荐语文额外刷题。学校中布置的作业,只要你认真对待,你的语文成绩不会差。语文额外的做题不是没用,“题感”对于考试来说十分重要。如果你只做课内作业找不到题感的话,可以适量多做几篇古文、几篇现代文寻找题感。
既然目的是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那么我们就循着一张试卷的结构顺序进行分析吧。
拿到一张语文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基础题部分。这其中包含了写字、选词、造句甚至标注拼音。这些通常是很多同学考前最害怕、考后最悔恨的部分之一,先前的我也是一样。“为什么我复习了那么多的字词,一个不考,恰好考到那么几个我不知道不熟悉的呢?”可能有的同学将它归结为运气背,但其实不然。多次经验证明,能够考到考前刚好复习到的字词短语的概率微乎其微。换句话说,进行对基础部分的考前复习有必要,但收益不大。所以首先在复习时,大家不用在基础知识方面花费太多时间。那么如何做到基础不失分呢?我的答案是,在于平时积累和你的学习态度。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阅读的好习惯,那么我要问了,在碰到生僻字的时候,你是否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它的书写以及翻阅字典或是查询互联网来得知它的读音呢?我知道这样的习惯养成起来十分困难,本人也有亲身体会。总是有一种欲望想快点继续往下读,或者是出于懒惰和无所谓的心态,这些“拦路虎”就被直接跳过了。如果是这样的同学,就不要怪自己的坏运气了,你们真正的问题就在于此。当你能保持这样的习惯和态度之后,可以说,基础部分你基本无需担心了。
基础部分之后呢,通常会有语言交际和生活类型的题目,这些都在于你对生活的了解与理解。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好奇心、观察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部分你也不用担心。
接下来就是“臭”名远扬的名著阅读了。据亲身体验和周围同学的反应来看,名著确实是最糟心、最令人担忧的部分。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还好,等到了中考12本名著随机抽查直接让人不知所措。人不可能临时记忆如此多的内容要点,因此对于名著,重点也在于平时积累。当学期的必读书目一定要看!部分名著确实十分枯燥无味,但必须克服。只要用心去读过一遍,内容概括方面就不用费心了,你接下来考前需要做的就是适量做一些真题,毕竟还是需要拥有一些题感的;另外,对名著的主旨理解、人物评析也需要了解,因为这些纯靠阅读是很难做到的。其实我自己也有几本书没有看过,导致做题时十分茫然,反复翻看内容概括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希望大家以此作为前车之鉴。
古诗文也是语文学习日益重要的部分。大家会发现,现在语文课本中古诗文所占比例不小,且在提升。可见对于古代优秀文化,教育部门也是愈发重视。对于这部分,答题模版和格式相信各位早已烂熟于心,老师也会反复强调,在此我不多赘述。但需要强调的是,强大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十分被需要。古文和现代文之间毕竟存在较大的沟壑,想要真正理解其内容,需要学会想象其中的场景、人物。闭上眼,屏息凝神,在脑海中构造画面,这对做题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对于我自己,文言文的第一题,也就是单个文字的解释,一直让我害怕。相信也有很多人与我有同样的感受。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对常见实虚词,尤其是虚词,花费一些时间作一些记忆工作了。虽然很艰难,但是很有用。
古诗文之后是非连文本,当然也可能是说明、议论文。这部分我认为是偏简单的,但就这次中考的经验而言,大家要注意一些论证,甚至驳论的方法。这些可能并不被提及,但确实考到了。另外就是注重信息查找能力,这部分文章的篇幅一般都不小,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
现代文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除老生常谈的技巧之外,我想说的是,如果碰到小说,或是记叙文,个人提倡先不要看题目,将内心和脑海清空,从头到尾投入地读一遍,因为小说最难的就是主旨把握,而这样做最能获得自己对文章的第一感受与体会,而通常第一感是最准确的。如果是散文,由于其形散的性质,从哪里开始读都问题不大,则可以先看题目,再根据题目进行阅读,这样能使时间利用最大化。
最后便是作文了。很多人会背范文,套题,这些确实在某些时候有作用,但就现在考试的趋势来看,这样的做法正在被打压。例如今年中考题目“活泼是我们的主张”,很难想象这样的题目该如何套作。因此,我的建议是,如果确实需要作文素材,那么平时的习作、随笔等就绰绰有余了,选择几篇老师评价较高的,在亲情、景物、文化、爱国这几个方面各准备一篇即可。另外,如果你的记叙与描写不是特别优秀的话,我个人建议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几乎不需要素材准备,只要平时有一定的事例积累,在考场上随机应变即可,本人就是这么做的,效果非常不错。议论文作为高考的标准,中考必定会向它靠拢,因此一篇不错的议论文可能更受老师青睐。
语文很重要,有很多人理科好,但最终总分不高,原因是语文拉跨。因此,学好语文,不让语文成为短板,是需要且必要的。
我的园区校情结:左奥林
我是左奥林,一名刚从园区校毕业的初三学子。回首在园区校学习的这三年,记忆颇多,感受颇多,留恋颇多。
第一次踏入这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校园中时,一颗稚嫩而好奇的心跳动着,打开了一扇新生活的大门。对于我而言,第一次开启住宿生活,心中难免会有不安与恐惧。离开了家的一双羽翼未满的翅膀,真的能抵挡得住风雨的磨砺吗?时间给了我肯定的答案。淳朴善良的同学,平易近人的老师,和睦温馨的班级,让我沐浴在温暖与慰藉之下,让一颗躁动的心冷却下来,让一个尚未成熟的人获得了成长与蜕变。
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与乐。但不管这记忆美好与否,我都会悉数珍藏,因为它们都是我成长的见证。喜带给我对未来的信心与憧憬,怒带给我事后的冷静与反思,哀带给我前进的磨练与动力,乐带给我对人生的乐观与泰然。
说起母校,让我印象最深的事物就是那几只鸭与鹅了,本来就对小动物感兴趣,它们自然极大地吸引了我。作为园区校的标志之一,有时见到这些活灵活现的身影,学习带来的疲惫能够化为嘴角的一抹微笑。不知它们现在是否过得安好。
有时会期待假期,埋怨时间太慢。但到了如今,我后悔了。时光蹁跹,三年,三轮春夏秋冬,三次辞旧迎新,就这么过去了,一切都只能成为回忆。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再次明白了这一点。这段美好的初中生活,让我与这所学校结下了永恒的情谊。园区校,我的母校,祝您青春永驻,祝您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