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少年 Students and Parents

西马学子 | 康仁泽:我的大凉山支教之旅

 

看点


    暑假的度过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作业、旅游、度假、锻炼等等,然而初一(3)班康仁泽同学与众不同,他选择前往大凉山区开始了自己的支教之旅,用他自己的话说“让心中爱的微光延伸"。

    康仁泽同学的爸爸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全国首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宁夏西吉县支教了一年,自己觉得收获很大,所以他们在家庭里,曾多次跟孩子讲起支教的事情,这次有机会让孩子去实地体验,全家人很支持,也都很高兴。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康同学才会踏上自己的爱心旅程。

    康仁泽同学是一位大方阳光的男孩,开朗热心,乐于为集体做事,担任班级语文课代表。在上学期的希望之星演讲比赛中,荣获了苏州市特等奖。他还喜欢运动,尤其喜欢短跑,经常在放学后去操场跑步,和班级里喜欢短跑的孩子一起组建了班级短跑队,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最好成绩。

    今天,我们以此推送表彰康同学的爱心行动,表彰他的一贯努力,倡导更多同学能昂扬向上,积极有为,去过好自己的七彩暑假。



康仁泽: 让心中爱的微光延伸


2023年7月20日


 
    我第一次听到“支教”这个词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讲他大学毕业后在宁夏新营中学支教的难忘经历。爸爸说那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教室和宿舍的玻璃都是残缺不全的,当地非常缺老师,那一年里他同时教化学、生物两门课,同时还给学校老师培训计算机,并且是在一个教室内同时给两个年级的学生一起上课。但是让爸爸十分欣慰的是他支教结束的两年后,他曾教过的两名学生考到了长春他所在的大学,另一名学生考到了哈尔滨的一所大学。我当时听爸爸讲这些就像是在听故事,因为觉得离自己很远。

    今年5月份妈妈跟我讲暑假有一个短期的山区支教夏令营,问我是否想参加。我听后是有些犹豫的,倒不是因为怕条件艰苦,而是觉得支教是需要给当地孩子们讲课的,而我一个初一的学生怎么可能胜任给别人讲课?但是妈妈说夏令营的主要内容是给当地小学生讲英语,内容并不难,重点是要有教学设计,这方面会有老师带着我们在支教前一起学习和准备的。在妈妈的鼓励下,在爸爸支教经历的影响下,我选择了参加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优胜村的支教夏令营。

     从7月1日开始的连续6天里,我每天晚上都会参加一个半小时的支教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教案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板书、测试、教具等。培训第一天就进行了分组,我所在的这组负责给当地四年级小学生讲课,并且老师安排了我第二天做组内的首次小课试讲,课程内容为自然拼读,这太突然了,我太紧张了,但我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为了准备好这次试讲,1日晚上培训结束后,我根据当天的培训内容认真准备教案、查阅自然拼读资料,我在家里的白板上设计板书,打印了一些单词图片做教具,并设计了小游戏环节,整理好教案后,已经夜里十一点半了。2日白天,我又对教案进行了一些修改,并试讲彩排了几次,妈妈也帮我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当晚培训课上我的试讲非常成功,老师也对我的课程进行了点评并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后来我也认真听了其他几组的试讲,发现大家的备课都非常认真并且各具特色。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堂生动有趣、干货满满的课,需要认真梳理知识点,精心设计板书,使用生动的语言,设计师生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经过一周的培训,所有成员都越来越进入状态,大家互相帮忙出主意,讨论教学方法,我愈加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夏令营,是真的要做点事儿的。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我需要从当地孩子们的角度去考虑,考虑他们的知识基础如何,接受度如何,他们会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等一系列问题。此外,我也想到了为我上过课的老师们是怎样讲课的,哪些方法是我可以学习和参考的。那些天我一有空就会继续优化教案,也越来越期待7月8日真正支教的那天快点儿到来。

    可就在7日的上午,我感觉身体有些发热,测了下体温,果然,我发烧了(抗原阴性)。妈妈建议我取消夏令营,我躺在床上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决定要去,准备和期待了那么长时间的大凉山支教,我可不愿意就这样泡汤了。

     7月8日,我们一行二十多个小伙伴一起飞到了西昌青山机场。在汽车从机场开往优胜村的路上,我发现这里的路面是很平整的柏油路,村子里的房子有很多是二层楼房,虽然整体来看不算是很富裕,但是我依然很难把这里跟贫困两个字建立起联系。领队老师说,这里不是大凉山最贫困的地区,最近几年这里形成了一些富民产业,其中的橄榄油集团和葡萄园基地都会是我们这几天要参观的优秀企业。我们这一批支教团住在一个农庄,到了之后我因为不舒服没吃几口晚饭。我和领队老师住在一个房间,老师对我很照顾,时常询问我的状况,查看体温,嘱咐我吃药。
 


 图1-准备出发前往大凉山

 
    9日上午,我们第一次走进优胜小学,学校离住的地方不远,走路大概10分钟。学校不大,但很整洁,操场四周有几个大树,东侧有两个篮球架,西侧还有一副单、双杠。两层教学楼一共有八间房子,包括了六间教室(每个年级一个班),一间机房和一间教师办公室。开营仪式上,我们第一次看见了将与我们一起度过一周的三十多个当地的孩子们,其中女孩子多一些(后来听说是因为村里的很多男孩子去县城读书了),他们看上去十分淳朴,皮肤都是黑黝黝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热情灿烂的笑容,他们的衣服很朴素,有的孩子还穿着拖鞋。跟他们聊天后得知,当前也是他们的暑假时间,他们都是自己报名来参加这次夏令营活动的,以前也曾有支教团来过这里,并且有一部分孩子是参加过的,他们觉得很喜欢这个活动还能学到东西就又报名了。我从他们聊天的表情上能感受到那份朴实、开心与真诚,他们内心是渴望与大凉山外面的人和世界多建立联系的。


 图2-开营仪式上与当地小朋友们第一次见面

 
    当天上午我坐在教室后面的座位上听我们组的组长上课,我注意到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并且性格很活泼,特别爱举手发言,都希望小老师点他们的名字。中午的时候,药劲儿一过,我又开始发烧了,营长和领队开车带着我去了冕宁县医院,这个医院很小,医生说的话我基本听不懂,好在有营长做翻译,经化验证实我得的是急性扁桃体炎,开了一些药。下午我没能参加活动,吃过药之后的当天晚上我的体温就逐渐正常了。我也暗自开心,因为第二天正好该是我给小朋友们上课了。



图3-学生们在认真听课和记笔记

 
     10日一早,我觉得自己整个人的状态都很好,于是吃过早饭后就按计划跟大家一起来到了学校。我上课的内容为字母A和B的自然拼读复习课,前一天晚上我已充分准备了教案,并在心里反复演练了几遍,即便这样,我在上讲台之前还是稍稍有一点小紧张,同时也有一点兴奋。我走上讲台向大家行了个礼,随着我说出“Class begins”,同学们都站了起来并都笑着看着我,我一下就有了一种仪式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小老师”了。在复习之前课程内容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很意外,因为他们对学过的那些英语知识掌握得都非常好,我提的问题他们全都答对了。他们每个人桌上都有一本笔记本,在我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们都在奋笔疾书记笔记,生怕错过哪一点内容,我走到下面翻看他们的本子,每个人都记的满满当当。在拓展新单词的时候,我把每个单词拆成数个音节,我告诉他们读单词就像念拼音,把字母发音规律掌握之后,把每个音节串起来读就会很轻松,慢慢地就会实现看到一个单词就能马上念出来,反过来听到读音也基本可以写得出单词。见大家都掌握得很好,我临时起意借助alligator这个单词给他们出了一道选择题,为他们拓展了关于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知识,由于同学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他们都觉得这个环节很新颖,纷纷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节不错的课程。11日上午,又是我的课,这次我讲的是字母C的自然拼读,经过了前一天的课程磨合我积累了一些上课经验,这次我感觉自己熟练和自如了一些。讲过C的几种发音方式之后,他们的掌握程度很高,简单发/k/音的单词他们都会读,cat、cake、case、cup、computer这类单词对于他们来讲都是小菜一碟,只不过当遇到比如cent、cell、pencil、rice等这些发/s/音的时候,规则掌握得还不流畅,个别时候需要我的提醒或订正。但慢慢地经过反复练习和几轮击鼓传球说单词小游戏,他们都能熟练地掌握了这些单词的发音规则,达到了看到就能读准确的程度。虽然有的孩子还不能完全记住这些单词的中文意思,但我觉得作为自然拼读课来讲,我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了。在上课的这几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Jenny和Cici这两个女孩子,她们的英文名是之前支教队成员帮着起的。这两个孩子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并且她们爱张嘴练习,反复读、爱发言,所以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很高,每次第二天我去提问同学们前一天学过的内容时,她们两个都是最先回答的,并且又快又准。她们这样聪明又爱学,我觉得只要她们坚持学习,将来一定能学有所成。
 


 图4-我的第一节自然拼读课



图5-课堂互动



图6-愉快的课间活动时间

    ​​​​​​这几天,我们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都安排了其他活动。比如我们10日下午去学生家里家访,首先来到的是学生Taylor家。Taylor是个彝族女孩儿,她家里一共有5个孩子,两个姐姐已经不读书了,她是家里的老三,还有两个没到上学年龄的弟弟,她的父母都去广州打工了,平时都是奶奶照顾着他们。Taylor家是一层的房子,房子的窗户很小,家具也比较简单,整个家里除了电灯我没有看到任何电器,Taylor说之前家里还有一台电视,后来被弟弟玩闹的时候摔坏了。Taylor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她跟我们讲其实她也想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去看看,但是家里没那么多钱,所以就一直在家里,她说这些的时候依然是笑着的。她还问我们在城市生活怎么样,有个学长说城市的生活条件好一些,但是学习压力很大,Taylor笑着说:“那还是在我们这里好,学习没压力。”后来我们又到了Cici家,Cici家看起来富裕一些,房子是两层的,但是他们基本都住在一层,因为二层的屋檐上有一个大马蜂窝。Cici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三个孩子都在上学,由于她父母也是常年在广州打工,所以她们平时都跟舅舅舅妈住在一起。舅舅舅妈非常热情,看我们到家里来家访,还专门支起烤架给我们做烤肉吃。​
 


图7-在Taylor家家访



图8-与Taylor家人合影



图9-在Cici家家访后的合影
    这几天里我们走访了橄榄油集团,参观了橄榄林,看到了橄榄油提采的过程。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葡萄种植基地,葡萄园的土质很松软,刚一脚踏上去都有些站不稳。在葡萄棚下,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葡萄园的灌溉和剪枝技术,这里的浇水与施肥全部都是通过地面上的管道运输完成的,我边听边感叹这里的农业科技也是很先进的。这里的葡萄长势非常好,一串串水灵灵的,负责人说再过一个多月就全都熟了。她让我们尝了几颗刚刚熟了的葡萄,哇,吃进去是那种直奔心窝的甜,并且是源自果香的醇甜,是可以让人回味的味道,当时我真想带回去几串给家人吃。我们后来还帮忙把葡萄棚里的杂草拔了,看当地农民示范拔草动作的时候觉得很简单,但是真正自己动手拔的时候,还会时不时被一些小树枝或草划到腿或者手指缝,没拔一会儿就开始觉得腰酸腿麻了,想一想我们这么多人拔一个棚子的草都觉得累,平时很少的几个农民要拔几个葡萄棚的草,那岂不是更辛苦。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粮食可也仅停留在听,经过这次劳动我才真切体会到农民们的不容易,好吃的粮食和果蔬背后是农民辛勤的付出。



图10-参观橄榄林



图11-参观葡萄园并参与劳动
 
    13日下午,我们穿上彝族服饰,大家拉起手围成一个大圈,与彝族人一起跳起了彝族舞蹈。彝族男士的服装大都是以黑或深蓝为底色的,上面镶有蓝紫绿的花边,右肩斜挎一条红色的佩带,听领队说叫英雄带,头上戴的帽子是用黑色长布缠起来的。还别说,穿上了少数民族的服饰,立刻就有了一种不一样的精气神儿。只是我总觉得自己步伐不协调,跳舞的时候始终觉得自己哪里跳的不对劲儿。



图12-穿彝族服饰跳彝族舞蹈



图13-返程的早晨Jenny和Cici来送我们

 
    14日夏令营结束的那天,我们早上8:20离开了住处,临行前,Jenny 和 Cici特意跑来送我们,这让我很感动,并对这几天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留恋。汽车开动的那一刻,我默默祝福这两个爱学习的可爱的女生,也祝福优胜小学的所有孩子们,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努力学习,将来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