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校园心理剧”创作活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我校原创校园心理剧《偏爱》在2023年苏州市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创作活动中荣获大市特等奖!这部由我校学生根据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感悟和困惑而创作的校园心理剧,一定能够打动你,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什么是校园心理剧?
校园心理剧是学生把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编写成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自己表演,让学生参与到剧中来,让他们有更深的心理体验。心理剧中要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宣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
校园心理剧《偏爱》
剧中主角郑思嘉,一位平凡的初二女生,从小生活在完美学霸哥哥郑恒的光环下,对老天和周围的人对哥哥的“偏爱”非常羡慕。一次偶然的机遇,她和哥哥互换了身体,从而他们体验了对方的一天。
这一天里,思嘉对哥哥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原来完美学霸的光环下,也有着很多艰辛和身不由己。思嘉更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的珍惜,其实妈妈、闺蜜、哥哥一直都用他们的方式爱着自己,其实平平凡凡的自己也一直是被“偏爱”的那一个......
绝对值得期待
无论你是学生
亦或是家长
相信《偏爱》都能使你产生共鸣
一起来观看吧,时长12:36
《偏爱》主创人员
李维多(饰演郑思嘉)
我是初中部的李维多,首先感谢这次珍贵的拍摄经历,让我的体验了一把演戏。在生活中,我其实并没有哥哥,所以当拿到剧本的时候,对我来说就像把小说放进现实。在和高中部饰演哥哥和妈妈的学长学姐相处几天后,我们也成功获取“亲属感”。这部剧里,我饰演了灵魂互换的妹妹角色,这对人物互换后的表情,动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所以我和学长也是边演边打磨,不断培养默契,努力让我们看上去像一对真的兄妹。而对于我个人的戏份,在书桌前的两段日记独白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我一惯大大咧咧,能直接说的绝对不憋着,而心理剧里最注重的就是表情的演绎,这也算是对我演技的一个挑战吧。最后在深入品味剧本后,我想说,亲爱的同学,你在站在阳光下会发光的年纪,不要自卑,自信地等待属于你的花期。
屠金宇(饰演郑恒)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与心理剧的表演,也对所有剧组成员表示祝福和感谢,正是大家的付出才有了如今的优异成绩。剧本中的灵魂互换,是一个富有挑战的任务。对我而言,只能尽我所能去演绎剧本。这次出演系校园心理剧算是高中生涯的一朵浪花吧,水花飞溅时刻,于枯燥无味的生活中熠熠生辉。虽苦虽累,终将化为记忆中不可割舍的宝藏。
陈卓雨(饰演妈妈)
我是高一四班的陈卓雨,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妈妈。很高兴能够接触校园心理剧,它以一种更形象、具体的方式让我们认识校园中的心理学。在刚刚开拍的时候,我一直在努力适应“母亲”的形象,在记忆中寻找妈妈的样子并复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深刻体会到我们在青春期时,父母也有他们的担心和焦虑,但他们一直都在始终如一的支持我们并给予我们爱的鼓励。最终在各位演员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一部作品,也算是我学业生涯中的一抹亮色。
编剧——黄昊天
我是黄昊天,2020级的一位普普通通文科生。很荣幸参与本次剧本的创作,也很幸运这次的剧本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坦白来说,一开始我想写的故事不过是一对兄妹之间产生的矛盾和误解,以及在非独生子女家庭经常出现的问题,一碗水难以端平。
可显然,故事写到一半就开始不受我的控制,角色有了自己的灵魂和骨肉,开始生动活灵。这对兄妹在羡慕中与自身和解,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兄妹两有过争执,却在最终获得了和解。最后二人的一个拥抱,正是双方互相救赎的集中体现。
我很感谢高一的三位同学的帮助,让这个剧本更加完整,也很感谢同学们辛苦的演绎与老师们的付出,才让这个故事得以被搬上舞台。衷心感谢大家的努力,我们后会有期。
编剧——吴亚格
大家好,我是高一三班的吴亚格,很高兴心理剧《偏爱》获得了特等奖。回望创作修改的那段时间,时间若白云苍狗般流逝,我们在汤老师以及诸位同学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剧本。灵感来源于生活,创作来源于生活,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很荣幸能被选中来参写剧本。愿我们都能享受着周围人的偏爱。
编剧——张可欣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二班的张可欣,很荣幸可以参与此次心理剧本的创作。在紧张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讨论、修改,精心打磨,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思嘉和郑恒之间的矛盾展现出来,通过最后二人的和解反映学生自身与大环境的和解,希望能给大家在繁忙枯燥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借鉴意义,从中汲取力量,一直前进。
编剧——杨天赟
大家好,我是杨天赟。很荣幸能成为心理剧创作小组的一员及剧中的一个演员,并用手中的笔为学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心理剧源自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写的是我们和周围同学内心真实所想。在创作途中,我们充分交换了意见,各显神通打磨剧本。看到笔下的文字经过大家的努力,蜕变成一部十分钟的短剧,心中是难抑制的喜悦和满满的成就感。这次创作经历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作品。
《偏爱》指导老师
汤菲,我校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荣获苏州市第一届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苏州大市心理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23年度苏州市优秀心理教师,曾多次指导校园心理剧并获省级奖项。
中学生正处于自我价值探索和人生未来方向选择的关键阶段。通过“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困惑,探寻自身潜力,收获心灵成长。在此《偏爱》全体剧组人员感谢每一位喜欢并支持《偏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