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小满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田里的农作物颗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故称“小满”。
小满时节,夏花含笑,樱桃转红,枇杷熟透,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生机。在这夏风扶穗的日子里,我校部分师生来到尹山湖美术馆,如期遇见了这次美好艺术之约。
寻找美好 | 夏风扶穗时节,共赴艺术之约
2023年5月24日

徐累:时间三体
苏州尹山湖美术馆坐落于吴中区尹山湖畔,这里远离闹市,环境优美,当代艺术家徐累的最新个展“时间三体”就在此处拉开了帷幕。艺术家以中国画为媒介,对传统进行了现代视野的再发现与创造过程中,突出了作者对时间的三种体味。爱因斯坦在书信中写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幻觉,无论多么持久。”现代物理学疾风般带走了古典时间观念,从此,对时间的不同认识与表达,划分了不同艺术家之间的坐标。
本次画展聚焦艺术家近三十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在不同阶段内,艺术家将对时间的感受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或“镜花水月”,或“浮生若梦”;画中的人物、家具、鸟笼、假山石……还有马、蝴蝶、鹿等动物形象,与屏风、帷幕、纱帐互相掩映,为中国古典意象作品平添了一层悬疑与神秘感。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艺术家新近的“互”系列,他把那些年纪相仿,出身迥异,横跨东西方的艺术家,经由艺术家妙手调和,置于在同一世界的纸面上,作跨文化、跨时空的一次“幸会”。
徐累,《世界的床》局部,50×73cm,绢本水墨设色,2021
在《世界的床》系列里,艺术家将不同时空与文化的床进行了描绘且并置,有来自中国画《重屏会棋图》、《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床榻,也有来自日本古代、古印度、中世纪欧洲和西方精神病院等的床铺,这种时空错乱的安排给观众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
徐累,《鹊华异色图》,50.5×169.6cm,纸本水墨设色,2021
比如,同学们进入展厅,一眼便见到了教科书上的《鹊华秋色图》,可让人看着眼熟却又陌生。原来,艺术家将赵孟頫的大师之作《鹊华秋色图》里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不动声色地替换为尼德兰画派大师博斯《人间乐园》里怪诞而魔幻的山,成为了现代版《鹊华异色图》,而在《倪瓒和达芬奇2》中,徐累则将倪瓒与达芬奇两位中西大师的经典图像在同一画面里并置,达芬奇的树和倪瓒的山水,精湛又巧妙的融合成一幅集东西方经典视觉与超现实的画卷。在画家“折叠”时间的全新演绎下,获得了新的和谐与奇特的戏剧性。
在艺术评论家鲍里斯·格罗伊斯看来,“中世纪对永恒感兴趣,文艺复兴对过去感兴趣,现代性对未来感兴趣,我们的时代主要对自身感兴趣……全球化进程、互联网的发展,造成不同地方历史的共时性,我们的当代性正是这一同时性的结果,一次又一次使我们产生震惊感。”结合艺术家的作品,这段话让每一个前来看展的观众心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看过徐累的艺术,下到一楼,同学们继续观看了《遇见毕加索的N个房间》画展。今年是毕加索辞世50周年,此次尹山湖美术馆举办的这一展览以不同的“房间”为载体,集中展示了毕加索抽象主义时期的作品,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以直截了当的个性面对现实生活,用自己的作品自由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一直令人赞叹不已。
毕加索 《杰奎琳与花》71X71cm 1954年作 套色版画
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作品,创作时间集中于1953-1970,此时的毕加索正处抽象主义时期的创作风格。本次展览突破传统的以时间线、作品风格为线索的策展思路,使用不同的“房间”为载体,以肖像、王侯、风景、斗牛士、线条、影像、手稿、活动为线索,突破了相对单一的语言体系。
当同学们来到影像房间时,看到了一个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画面,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一帧帧不断变化中的作品,这样的画面再现了毕加索的作画过程,非常直观、生动。
多个房间、多种空间的体验,把这位“罕见的天才艺术家”的魅力近距离带到同学们的面前,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不再遥远,仿佛近在咫尺。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特别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以及艺术教育的普及。其中,“线条的房间”里楼梯的两边墙上留有许多随意涂鸦的铅笔线条,这里既是观众转入另一房间的转折区,也是观众可以自由发挥的创作区,每个人都可以提笔像“毕加索”一样画画,将绘画的线条保留在此。
“遇见毕加索的N个房间”,让观众更为直观的认识这位艺术天才,不仅仅了解他的作品,更让人读懂了画家作画的情感和灵感来源。
文 | 陈卓雨
今天去参观了徐累老师和毕加索的画展。
徐累老师的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蓝色,给我一种夜晚的海在平静安睡的感觉很喜欢那幅海上生明月,不同的蓝色交织在一起,同月亮共舞,那是一种震耳欲聋的静谧,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
毕加索的画一向都是抽象的,我一直不太能看得懂这种艺术,但是今天深刻了解了他的故事,好像也能理解了。八岁时看过的斗牛对他一生都产生了影响,从此以后便爱上了牛。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在他年轻时便能描摹的无比生动,以至于他后期开始追求一种更深层次的表达。他带入了自己的感情,无论是讽刺还是爱,都让我感受到他的真切。
花草灯手工制作
观展后,同学们还参加了花草灯手工制作活动,将自然界的花草与灯纸文化相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用一盏盏明灯留住生活之美,感受艺术之美。
互动:懂绘画的来
小编语:
最近连续两篇推出关于美术的文章,一篇是学校组织同学参观尹山湖美术馆,另一篇是介绍考取中央美院附中的同学。其意图显然是希望苏中园区校的同学能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兴趣,增长才能,更是表达学校重视同学审美能力提升。
今天在文末,我们来个互动小游戏:
以下两位画家作品,您更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敬请留言。如果您有真知灼见,学校期待您能来学校,给我们的同学开设美术欣赏课程。
期待您的文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