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点
我们初一(3)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勇敢、活泼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我们的班风是:有情有智,无畏无量,我们的学风是:专心、细心、恒心。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范雅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初一(3)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进取,孜孜以求,力争上游,相信会越来越强,成就卓越与美好!

班级风采 | 初一(3):充满热爱,生生不息
2023年5月11日
经国务院批准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也就是明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为纪念第十五个“防灾减灾日”,苏州中学园区校举行专题升旗仪式,呼吁全体同学热爱生命,珍视生命,防灾减灾,期待美好!
不忘过去,珍惜未来!
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五月也有我们永生难忘的国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人失踪,5335名四川学生在地震中遇难。91000多名遇难者,能坐满北京的鸟巢体育馆。如此多的同胞们,全都在这场大地震中,离我们而去。为了纪念我们逝去的同胞,为了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于2009年起,设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5月12日,也就是本周五,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知识” 的力量:96秒
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绵阳安县的桑枣中学创造了奇迹。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从任教开始就多次加固教学楼,坚持强化学校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自然灾害疏散演练。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叶志平校长并不在学校,但全校师生以熟悉的演练,创造了96秒安全疏散的奇迹,22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这短短96秒,挽救了多少汶川人的生命啊!
我们园区校也会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希望同学们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加以重视,不要掉以轻心。谁也不知道真正的灾难什么时候来临,离我们有多远。
“大爱” 的力量:诠释无私
谭千秋是四川德阳东汽中学的一名老师。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然,教室一阵剧烈摇晃,课桌椅开始抖动。他意识到地震了,立即大喊着让同学们往操场上跑。几秒钟后,教学楼开始坍塌,看着身边4个来不及逃离的孩子,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躯紧紧护住身下的学生。水泥天花板重重地砸在了谭千秋老师的身上。
5月13日,当搜救人员从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水泥板时,在场所有人都潸然泪下:谭老师跪扑在地,伸开双臂,血肉模糊,但在他身下蜷伏着的4名学生却安然无恙。同学们获救了,谭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51岁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师爱和责任,他无私的灵魂,和张开双臂的身躯,成为我们心中永远屹立的丰碑。
“理想” 的力量:八一军旗
猝不及防的大地震,打乱甚至毁灭了灾区人民的生活。巴蜀之地,破碎不堪。就在这特殊的时期,一群年轻的解放军战士,高举“黄继光班”的旗帜,戴着印有“空降兵”字样的头盔,将百姓们从灾难中救出。12岁的汶川男孩程强见证了自己亲人和同伴们的离去。悲痛的同时,跟随着空降兵哥哥们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着灾区人民。在90多天的救援之后,程强与空降兵哥哥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汶川大地震救援部队离开时,道路两旁挤满了送行的百姓。瘦小的程强举着横幅,上面写着:“长大我当空降兵”。这是程强的理想,也是他前进的动力。自此程强严格要求自己,2013年9月光荣参军入伍,认真刻苦训练,成为“黄继光班”第38任的班长,凭着过硬的军事技能在百余人的竞选中胜出,作为空军方队队员,参加了201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式。汶川少年程强成长为优秀的解放军战士。他报效祖国,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
“乐观” 的力量:可乐男孩
地震的伤痛难以磨灭,互助的希望,让我们重拾信心,重建家园。地震时,四川德阳东汽中学的高二学生薛枭,被掩埋在了一片废墟之中。救援人员赶到后,同学们陆陆续续被救了出来,但到了薛枭这儿,营救条件非常困难。救援人员焦急又担心,薛枭为了安慰他们,就说:“叔叔,别着急,如果我能活着出来,你们要给我买可乐。”救援人员一听就笑了,被这个少年的乐观感染,也放松许多,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救出了薛枭。他被救后第一句话就是:“叔叔,我们说好的,我要喝可乐,还要冰冻的。”这句话,让全场的救援人员都笑了,也给当时被悲伤笼罩的灾区,带来了一点欢乐。“可乐男孩”薛枭,历经灾难,依旧乐观地生活和学习,后来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可口可乐四川分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可乐男孩”。
我们也要有这样乐观的精神,不被逆境打倒,不在困境绝望,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未来一定会闪闪发光。
“坚强” 的力量:舞者的希望
有一位年轻舞者叫廖智,在这场灾难中,她10月大的女儿,和五十多岁的妈妈不幸离去。她也失去了求生的意志,在被埋26小时后,廖智被成功救出,却因伤势过重而被截去小腿。灾难后,本就失去亲人的家庭,又因丈夫选择离婚而彻底破碎。劫后余生的廖智,在周围救援者们的帮助和关怀中,选择振作和坚强。她顶着疼痛,用残肢继续起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会上,廖智作为地震灾区幸存者代表,一袭红衣,跪在大鼓上,表演了由她亲身经历创编的舞蹈——《鼓舞》。每一次鼓声,都是她在人生至暗时刻的挣扎,是每个伤痛者对命运的呐喊,也是对幸存者们的激励和鼓舞。后来,她在参加一次电视节目中,认识了假肢制作公司的工程师查尔斯。在交往中,这位毕业于常青藤名校的美籍华裔,被廖智的阳光乐观,和坚韧善良逐渐打动。他们喜结良缘,组建了家庭,生了两个可爱的宝宝。如今的廖智,丝毫不因自己残缺的双腿而自卑和难过,经常全国各地参加演讲和社会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鼓舞了许多人。
没有一场灾难或是重大的创伤,会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力、喜乐、盼望,人生路漫漫,自强不息,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生命应惊喜而顽强
这些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大爱、理想、乐观与坚强,我们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也为生命的无常感到痛心。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一个叫王延霞的小女孩艰难地出生了。人们对这个诞生在灾难中的小生命,充满了感慨,称她为“地震娃娃”,她的降临也为当时的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本以为地震过去了,延霞能平安长大,可是她的一生还是没能逃过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还不到5岁的小延霞被断墙砸中,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生于汶川,逝于雅安”,延霞还没来得及多看看这个世界,就被灾难无情地夺去了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它可以惊喜而顽强,也可以意外而脆弱。我们多么幸运拥有了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
初一(3):我们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