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今天,初二(2)班给大家带来三个小故事


 

   看 点      


    今天,给大家讲几个发生在园区校里的小故事。三件小事,几位同学,或许微不足道,或许平凡一般,但用心品味,联系当下,它们或许不凡,他们或许伟大,值得我们赞扬、学习。小编相信,在园区校,还有更多的同学也在践行着这三种精神,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传承这样的精神。

    做雷锋精神的传承人,为园区校留下一片富饶的精神沃土。
 

 

故事一:水桶倒了

 

    那天下午的阳光透过窗照在西马斜塘。“嘭!”的一声打破了长廊的寂静,回头看,是一位搬水工的水桶倒了一地,他的神情是那样的无助和焦急。走廊里的人有的回头一瞥就走了,有的人转身瞧了瞧又好像事不关己似的走了,而他们——少科班的几位西马学子们却不带犹豫地转身奔了过去,随手放下手中的卷子,帮助那位伯伯一桶一桶地将水放回推车上,事后我们对高一志愿者陆同学进行了采访。他说那位伯伯想必忆及此事,心里也许会皴起一丝温暖的涟漪。陆同学还说:“学校像一个机器,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雷锋精神就像润滑剂,使整个机器的运行更加流畅和谐。”一字一句,无不显示着西马学子们的坚定信念——雷锋精神在于奉献。

    阳光透进窗榭,和风弥漫西马,抚摸着这的角角落落,看满目芳华,处处是感人的事迹,处处是“雷锋”的身影。校园里的老师,保安,厨师,他们虽然岗位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却都在为了西马斜塘的欣欣向荣而默默奉献,他们都是整个西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天空泛起鱼肚白时,可曾想过厨房里困倦的身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可曾记起校门外挺拔的英姿;当课间娱乐的时候,可曾看见办公室内忙碌的背影。

    所以说“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奉献当中去。”雷锋的话体现了奉献他人的崇高理想。在我们园区校,也有这样一群赞美与践行雷锋精神的人。我们追求理想,回望历史,更重要的是警示与思考。在这个网络发达,人际关系日益疏远的年代,更需要我们踔厉奋发,发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争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故事主人公:王泽风,朱执重,陈裕恒,周子涵

    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我们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奉献当中去。—— 雷锋


 

故事二:用汗水铺出奋斗之路



 

    从窗户吹来的风翻动了书页,桌上摆着那几张试卷,仿佛持续不断的打击他的心。他就是何庭锐同学,那时候他还是初一。几次失败的考试让成功看似遥不可及,他很迷茫,像在迷雾里找不着路。可是他没有放弃。教室里,那个手里捧着每日计划本,严格自律的背影是谁?办公室门口,那个来来去去的身影是谁? 是他,何庭锐学长。一滴又一滴的汗水,一个又一个每日计划本,一张又一张试卷,一个又一个给老师提问的问题,铺满了他的奋斗之路,一条通向少科班大门的路。

    当看到自己的汗水付诸东流,有人会抱怨,有人会怀疑自己,有的人会选择放弃。不,奋斗不用抱怨,不需怀疑,更不能放弃。手中的笔会明白你的奋斗,桌上的书会记得你的奋斗,窗外的灯会知晓你的奋斗,汗水不会白流,不管它一开始是“消失”了还是什么,最终会汇成奋斗的耀眼的道路。

    还有一位中科大少年班的学长曾经这样说道:“我曾经用一个下午的时间,4个多小时,只为了解决一道数学题。到学校后我也继续找老师探讨思路。我追寻的不是那最后的答案,而是钻研带给我的痛快和满足。正如雷锋的一句话:“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样的精神。”

    雷锋也曾经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景色,当我们真的沉下心来,埋头钻研,追根溯源,往往就能看到事情的本质,和雷锋一样努力地发光发热。

    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两种学习的精神。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在不断学习,不断收获。而雷锋的奋斗精神正是一盏闪亮的指路灯。我们要学认同,学习,拥有,践行雷锋的奋斗精神。在撒满汗水的奋斗的道路上,努力奔跑起来。
 



    故事主人公:何庭锐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故事三:做好一颗“螺丝钉”


 

    在园区校高三 六班,有一个同学自己成立学习小组。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味。在这个小组中,有一位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好同学,认真负责,能力超群的好组长;甚至是班级,年级的物理“好老师”——殷泽宇学长。同时,他也是自己位置上的一颗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殷学长,他向我们讲述了小组生活的日常。

    在我们的采访中,殷同学很是谦逊,反复强调不是自己的功劳,反而称作为学习小组的小老师让他自己受益良多,同学们也非常好学向上,学习氛围特别好。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接下小组老师这一任务后,殷学长并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的问题,不甘心只当一个答题机器,而是会主动为小组成员查漏补缺,在日常生活中应同学既当学生又当老师,这也是为什么被同学们称作高三的第三位物理老师。平日里,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要忙里偷闲,为组内成员开小灶,他仔细翻阅题库,从10万道题中挑出十几道易错题来配合教学,并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各种漏洞,一个个系统全面地去解决,而他所展现的研究和投入,深深地感染了小组里的所有人。

    除此之外,殷同学还分享了对团结互助的看法—自利是一切奉献的基础。自利不是自私,而是在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的基础上,善待他人,为集体、社会做贡献。当一个人具备“仁爱”之心,他便能逐步脱离低级趣味,对内不断打磨自己,尽力挖掘自己的优势科目,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会更有自信和时间学习提升其他科目,对外积极助人,共同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整个班级自然水涨船高。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善其身,进而兼济天下。这便是我们在殷同学身上看到的新时代雷锋精神。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隅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花,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一条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坚守了你的课桌,让学习真正发生,你是否坚守了你的班级,和同学一起进步?学习雷锋精神,在采访前的我们看来空洞且苍白,但从身边的园区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同学少年的意气风发,感受到了一颗颗善良真诚地心去温暖无聊枯燥的生活。西马学子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也以最饱满的姿态绽放在祖国之春。
 


    故事主人公:殷泽宇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样的精神。—— 雷锋
 

本周国旗班:初二(2)



    主持人:黄乐仪

    初二二班,是一个团结,努力,互相尊重,有担当,充满青春活力班级,上课时,有我们活跃的发言,与老师积极的互动,各科老师对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思维活跃,晚自习时,我们也安静自律,因为我们深知安静营造环境,心静战胜浮躁,也时刻履行着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在这样一个学习团结互助的班级里,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与理想,一步一步朝着我们的目标迈进。同时,我们也劳逸结合,篮排班赛,迎新晚会,校园开放日等大大小小的活动都能看见我们班同学的身影,班级里的几位同学甚至组建了一支乐队,一步一步迈上了更高的舞台,二班二班,步步高攀,跨越山川,群星璀璨。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