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报
近日,苏州市教育局公布苏州“双减”示范创建学校名单。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榜上有名,而且是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唯一入选中学。
“双减”难,难在戮力同心,“双减”难,难在减负增效,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弘扬苏中千年府学、百年新学办学传统,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敢想、敢干、敢创新,取得学校教育质量高、学生发展状况好的良好局面,才能取得如此佳绩。
荣耀时刻 | 苏中园区校荣获苏州“双减”示范创建学校称号
2023年2月27日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双减”都产生着显而易见的影响。通过对“双减”政策研究,不难发现,传统机械重复刷题,已不是考试的制胜法宝。“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年来,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作为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主动迎接困难、拥抱变化,通过课后作业变革、课后服务课程开发、暖心政策制定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努力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
01
探索作业创新 ,师生同行
作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所服务,就是为了夯实基础。作业的过程,就是强化对课堂的理解。作业,是最好的学习。如何让这项学习内容变得高效,园区校进行了大胆的论证与尝试,在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制定《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将“作业”作为一个具体问题加以研究,广泛听取教研组长、一线教师和家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依据我校师资和学业水平发展状况开展“作业变革”。
在此目标下,学校组织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定期学习“双减”政策,以理论指导行动,开展“有效作业”案例研讨活动。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承认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布置作业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性格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四要”,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要有区分度和梯度,分开层次,不以相同的作业对待所有学生;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提升,都能感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
02
消“分”增“笑”,启“合”提质
“双减”之后,园区校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实施考试等级制,提升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毕业九年级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检测3次;七、八年级只举行期中、期末校测,不自行组织统考统测,考试结果实施等级制。实施多元评价,贴近生活,注重双基,关注差异,激励成长。过程性评价中,将知识性、趣味性、层次性、过程性、综合性、激励性融为一体。期末考试不再“分分必究”,采用等级制的方式,解放了孩子们学业上无形的压力,让课堂多些欢声笑语,由“被动题海”变为“主动探究”,力求建设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可以享受思考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03
预约晚陪伴,实现高效互动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园区校还专门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作为寄宿制的学校,园区校希望通过课后服务来陪伴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方案中,把学校整体分成阅读区、活动区和生活区,在阅读区,进行读书分享和自主阅读。在活动区,开展体育活动的个性化指导,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进行阳光体育锻炼。在生活区,立足于提高学生生活技能,培养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
“预约晚陪伴”作为我校的课后服务又一大特色,为学生的课后辅导保驾护航。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个性化的预约,达成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辅导,实现师生间的定向互动。
04
重视心理赋能,点亮发展心灯
园区校以班级组为单位开展内部调研,摸排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制定学生心理关爱方案,依托我校心理指导工作室“心之家”,开通心理援助“米亚信箱”,学校心理教师团队积极提供心理辅导、学业指导等服务,发挥微信宣传、教育和引导功能,开设家长学堂,建立关爱档案,做好学生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服务与指导,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潜能,实现学生生命“自我觉醒”,为内心“电池”充满电能,让学生“轻松上阵”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