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好学校就是好生态、好教育




好学校就是好生态、好教育


—— 省、市政协委员共叙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




   “教育净土、读书乐园”一直以来都是园区校人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景象,老师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同学们各个都争当阳光少年、学习能手,在充满诗意的校园里工作、学习和生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强调办好教育,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期盼。

     2023年2月15日,“民进江苏省委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案例学习研讨会”(苏州站)在我校举行。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省委专职副主委朱毅民、江苏敏捷创新经济管理研究院教育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杨锦宁(笔名沈思),以及民进教育专家、民进市委会领导莅临我校,共叙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生态。
















    民进会员、苏州中学校副校长胡慧敏老师向各位嘉宾汇报介绍了园区校的办学情况。带领各位嘉宾走进学校西马博物馆、美术馆、木工创客工坊。



    教育是有形的环境、有力的保障,也是一张细密的生态网,教育中包含着无形的智慧,只有用心、用力、用情去做,才能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研讨活动中,民进会员、苏州中学校副校长胡慧敏老师分享了研读杨锦宁先生《教育是什么》、《课堂的革命》两书读后感,对“课堂软件环境图”、“认知体系图”、“德育体系图”三图尤为欣喜。

 




    “以敬畏心珍视每一粒种子的自然禀赋,以平常心遵循每一个心灵的认知规律,以协同力打造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健康生态圈。”
 


    如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如何明确以家庭主体、学校为主导的育人机制的责任与边界?如何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老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就这些问题,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杨锦宁所长结合自身教育改革实践,围绕著作《教育是什么》《课堂的革命》主要内容与大家作了分享交流——

    现代教育从母爱开始、由师爱加持。

    心灵是认知活动的中心。

    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多表达。

    文明因思想的转变而更上层楼,人性因思想转变而得以充分释放。
 



    南京西善长街道是一个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构成的街道,民进省委调研处处长季伟分享了《南京西善长街道的实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

    根据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街道主任设立了大教育理念,人财物三方倾斜,联合妇联等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努力改变教育生态环境。社区内学校回归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开展心理保护校本课程活动,建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护站点,引入公安厅心理专家。开设“向善家庭学校”,邀请全国顶流专家讲座、建构一批指导站点、成立家长讲师团、建立阅读群鼓励家长阅读,提升家长的素养。开展全街道尊师重教评优活动,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在社区内文化地标,历史地标的构建上,突出教育的功能,彰显教育的地位。

    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王丽、苏州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田利、常熟市石梅小学校长顾丽芳、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室主任钱家荣等专家也就各自领域分享了教育改革的实践案例。

    朱毅民作总结讲话,他根据自己对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思考,结合省委会历年来的教育工作案例,殷切希望苏州民进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充分发挥教育领域的界别优势,创造出更多实践性强、实用性好的教育改革成果。

    本次研讨活动由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於亚萍女士主持。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