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那些 “ 杨过 ” 返校的,当下还好吗?




    学校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开放,每个日出都有鸟儿幽鸣,沐浴着阳光,同学们坐进教室里,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就像几十株花儿在静悄悄地承受着辛勤园丁的浇灌,一切是那么明亮又浪漫。  —— 思华年







     到1月12日,返校学习一周的高中同学们,又纷纷离开了校园,学校又恢复了宁静。但是这宁静是对绚烂的春天的热望,是对火热的生活的期待。

    在这一个星期中,在特定条件下,特定环境中返校线下学习的同学有怎样的感受,有怎样的思索?
 

 
 

那些 “ 杨过 ” 返校的,当下还好吗?



 


 

01

高一年级同学:享受此刻的见面


 
 

见面吧      文 | 冷宇晶




    “明天见。”

    对话框里终于打下了这句话,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是热烈澎湃的,是真真切切的见面。

    记得告别那天,教室里的最后一盏灯暗下,我们步伐匆匆,拖着凌乱的行李,告别在沉闷的黑夜,不知下一次见面是何时,前方亦是未知。

    每一次这样的告别,都是在守望下一次的见面。

    为了这次见面,我们期待着,努力着,克服了重重阻碍。网课会议室的人员数不断下降,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倒下了。

    但我们真的倒下了吗?

    没有!我们只是在另一个战场展开了另一场博弈。尽管有一个个头痛难熬的日夜,一次次无声的疼痛,但它们都是在铭记我们的拼搏与坚持。终于,我们捱过了遍地荆棘,翻过了重重山巅,“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我们能说上这一句:

    “见面吧!”

    “见面吧”,是上一次告别后漫长灼心的等候,是在艰难面前不屈的奋斗,是守望已久的久别重逢,那句“好久不见”,便是最好的遇见。

    再见时,还是那熟悉的笑脸,还是那贴心的问候,还是那悉心的教诲。我们终于找到那份正常学习生活的归属感,这次见面,我们有幸仍能同频,我们有幸找回平常的节奏。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见这一面,不容易,这是所有老师、同学以及后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才实现的。我们渴望遇见,珍惜、享受此刻的见面,期盼下一次再见。

    “见面吧”,让我们找回从前的状态,再出发!


 


 
 

重逢    文 | 汝嘉乐




    12月,寒风凛冽……

    疫情卷土重来,凶猛猖獗,高一年级开始线上教学。期间不少老师和同学相继倒下,但责任心与意志力支撑着每一位师生,圆满完成了线上教学的任务。

    面对冰冷的屏幕,望向窗外的世界,我如此盼望,能尽快返校,与老师和同学重逢。终于,盼望着,盼望着,返校的日子来了。拖着行李箱,路旁的体育馆和宿舍楼,是多么让人怀念。回到学校,生物钟调回了正常状态。伴着起床铃醒来,洗漱打扫,充实的日常和规律的作息使精神愈发饱满。课堂内,一张张久违的面孔重现,老师们认真授课,同学们保持着奋斗的姿态,秉持着不懈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中午去往食堂的途中,同学三五成群,有说有笑。食堂提供的饭菜依旧可口,阔别已久的味道令人回味。

    校园里,每一处景致依旧,仿佛在欢迎师生的回归。春光烂漫,即在眼前;人已重逢,共续新篇!

 


 

昔忆   文 | 吴亚格



    在2022的下半年,新冠病毒“温柔”地侵袭了整个中国,许多人不幸“中招”。

    “阳康”之后,我回到了久违的学校,周围的同学皆是“全副武装”,熟悉之间掺杂着一丝陌生。但是周围一切依旧那么熟悉,每日清晨初升的朝阳,伴着鸟啼阵阵;午后和煦的微风,空气中淡淡氤氲着花的清香;傍晚夕阳的余晖,火烧云蜷伏在恬静的天边。

    疫情虽仍在肆虐猖狂,但我们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依旧充满美好,身边尽是友善的同学和老师,食堂的饭菜依旧可口,我坚信我们大家终将战胜疫情。

    拨开云雾,终是能见到那抹明丽的彩虹。
 

 

02

高二年级同学:真实的线下学习与交往,真好!



 

青春的面庞   文 | 杨睿也




    疫情之后“阳康”的我们还有咳嗽、头痛的症状,但是热情与认真是线下的主题。

    铃声在清晨格外响亮,太阳也早早登台露脸。一缕阳光斜斜的洒进教室,勾画出靠窗同学清晰而生动的剪影,严实的口罩遮挡了青春的脸庞,却遮掩不住眼神中坚毅的专注。

 



 

绽放笑颜   文 | 吴有邻



    一周的卧床与半月的网课以后,我又重回校园。

    这几天的阳光格外灿烂,当我清晨向着满月的光辉与绚烂朝霞相映照的教学楼走去时,一路上我可以通过她们的笑眼想象她们被天蓝色口罩遮挡下的明媚的面孔;当时钟转到了8时刻左右,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下一长条光斑,投射下水杯、铅笔的影子,同学的头发接收着阳光,也储存着温暖;体育课,“阳”过后的身体还不宜剧烈运动,但大家坐满了长椅,晒着太阳,绽放着笑颜。

    病毒阻挡不了我们追求阳光,口罩阻挡不了我们绽放笑颜,疫情阻挡不了我们热爱生活。

 

 

不真切的真切   文 | 林钰竹




    重回校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都好不真切的真切。

    在经历了漫长的养病阶段和近三个星期隔着电脑屏幕的线上课后,我和同学老师再次欢聚一堂。我被那熟悉的面庞,那热烈的学习氛围感动。

    和同学们一起欢声笑语,仿佛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可烦恼的。能这样真实的线下学习与交往,真好!

 



 

03

高三年级同学:耕耘终将获得回报!

 

 
 

找回学习的节奏   文 | 陆睿晔




    “杨过”之后,当下个人感觉良好。返校之时,距我转阴已近两周,恢复期时的症状已经消失。加之没有明显后遗症与症状的反复,我已十分接近痊愈。

    返校以来,我的衣、食、住、行均保持正常。良好的住宿环境与伙食条件帮助我的学习状态的回升,校园中稀少的人流也在隐约之中提醒我们作为高三毕业年级,在重视个人防疫与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迅速转入刻苦认真,火力全开的线下学习模式。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缓冲突增的学习压力,学校贴心地将入班时间延长了30分钟,并将晚自习结束时间由22:00改为21:00,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回学习节奏,加速我们状态的回暖。

    “杨过”之后,我们已在与病魔的战斗中全身而退。让我们秉持坚定的信念迎战高考,那些出自我们的耕耘终将获得回报!

 


 

拥抱光明的未来   文 | 李雅希



    历经与新冠病毒的斗争后,我们终于重返了校园。与在家时昏沉地与病毒抗争相比,回到学校和许久不见,大病初愈的同学们相伴,共同在这个寒冬中向我们最终的目标进发是一件值得珍视的事情。

    病愈后的身体与未感染前的确有着明显的差别,学校与老师们也尽力地兼顾着我们的身体与学习的平衡。不论是作息的调整还是更为宽松的作业量,都体现着老师们的关切与对我们早日康复的祝愿。

    总觉得学校里的阳光比别处更明媚,年关将至,也期盼来年的我们能走出疫病的阴霾,拥抱光明的未来。

 


 

拍去身上的征尘   文 | 朱函语


    返校后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学校带来的冬日里的温暖。

    返校后的线下学习九点下晚自习,让我们有了更充足的睡眠,同时学校还保障了体育课,重视锻炼身体,能让同学提高免疫力。回到学校回归正轨,精力恢复的同时保证平稳的心态和情绪很重要。柳暗之处正是花明,困难虽横亘眼前,但我们能逢山开路,遇水迭桥。

    万木齐发的春天已经不远了,让我们拍去身上的征尘,在温暖的校园里共赴一个崭新而美好的春天。

 




 
愿来日
烟火起,照人间
喜悦无边,举杯敬此年!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