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前进动力
THE POWER OF EXAMPLE
前天,学校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对沈俊潇同学家长的一篇教育访谈,让很多同学惊讶于他的成绩,很多家长感叹于他母亲的教育理念。有同学在文后留言,说“沈俊潇,神中之神”。是的,沈俊潇同学确实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想说:其实园区校学子中,还有很多一如沈俊潇一样的存在,哪怕就是在当下的校园里,就在我们的身边,也存在着很多闪耀着沈同学一样璀璨之光的学生,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增添我们前进的动力。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尚在学校就读的优秀学子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感受“自我觉醒”蓬勃向上的力量。
我和我的青春征途 李偶凯
这是我在园区校的第五年。在这快要毕业的关口,回忆这过去五年时光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
01
初见园区校
相信所有人来到这个校园的第一印象,便是这偌大校园令人神往。小学毕业前,位置相对偏远,需要选拔才能进的园区校对于当时正在纠结中学去处的我来说既神秘又新鲜。于是,母亲对我说:“要不带你去园区校看看吧,说不定你会有自己的答案了。”记得当时一进校园便是满墙生机勃勃的爬山虎,在微风中涌起层层绿浪。在湿地边的长椅上坐下,放眼望去,芦荡摇曳,三三两两的水鸟掠过水面,翅尖一点,漾起阵阵涟漪,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什么叫“水光潋滟晴方好”。当时就觉得,能在这样的一所学校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一直认为唯有优美大气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广阔的视野。我渴望自由,渴望亲眼去看看这个美丽动人的,这个多元广阔的世界。而这五年来在园区校的的学习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这一想法。
1500多天,我见过园区校的春夏秋冬,阴晴圆缺。春日里漫步樱花大道,共听氤氲水暖,轻风扶摇;盛夏湿地旁听蝉鸣,赏睡莲;深秋看蒹葭苍苍,灵动充盈,念西风独自凉,思往事立残阳;冬日瑞雪悄落,斜阳几抹,蓦见青枝惹寒酥......美景生佳人,而每一位来到园区校的学子,能浸润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实乃人生幸事。
02
在园区校的学习生活
初中时,“稳”是主旋律。在理科创新班的三年,是稳扎稳打的三年。班里学习氛围浓厚,我作为班长,自然更不敢怠慢。当时在班里,我的天资并不出众,所以我一直明白,想在强手如林的年级中保持竞争力,唯有从点点滴滴做起,脚踏实地,坚韧克己。习惯、自律、专注,有时候越是简单纯粹的东西,坚持下来反而并不容易。这里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三年里的许多时候,我都坚持早起的习惯。在朦胧的淡淡的晨曦里走出宿舍,大多数时候,校园依旧在等待被唤醒。第一个到班,开灯,打开饮水机的烧水开关,推开窗户,回到座位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纠错本,刷题,每天午休的自主加练,课后追问老师压轴题难题......从小事做起,把握每一个细节,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时间长了,良好的习惯就成了一笔隐形的财富。无论走到哪里,环境怎样,好习惯带来的良性循环能持续给我提供推动力。
也正是因为初中时相对良好的习惯,我用安分守己的点滴与时间交易来了换取自由的筹码。
在学习之余,我试着做一个生活家。我将时间留给体育,艺术,研学,旅行,公益......世界很大也很美好,我试着用全部的热爱平衡生活和学习的关系,拥抱滚烫炽热的生活。
高中时,关键词变成了“浪”。不过所谓的“浪”,是紧凑而又忙碌的。高一的一整年,是我最充实的一年,参加主席竞选,当选社联会主席和学生会副主席,与苏州德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进行友谊赛、学生讲堂等联谊,篮球足球班赛,迎新双旦义卖,节日晚会筹划,社团考评和巡礼汇报,那时候总感觉这个学校大大小小活动都有我的一份力,别看这样列举过来也就几十个字,但在实际操作下需要日日夜夜的筹备,安排与进行。学生会工作,大家都是“用爱发电”。同时,我得保证我的学习成绩能够保持在前列。而在那一年,我也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德威奖学金的笔试与面试。所以,在高一,我收获的技能远远比以前初中所学的来的多,比如合理的安排时间,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如何换位思考等等。当然,光鲜亮丽的背后免不了有时的嘲讽,有时的挫折,有时的努力得不到回报。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在放学后绕着湿地的柏油马路跑圈,看着路边一张张往届优秀学长学姐的海报和寄语,我时刻告诉自己,绝不能被这种小事打败。
03
我与德威奖学金
还记得初一时,在走遍美国选修课上,我了解到了英国伦敦德威的项目。那时,一颗希望的种子便悄悄在我心中埋下。每年冬天,当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听着德威奖学金得主学长们在主席台上发表演讲,我的心灵都会深深触动,原来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条去英国留学并有可能冲刺英国名校的路,这条路,我一定要试。
可,从哪里开始呢?自幼,在父母的指引和鼓励下,英语学习特别是口语的练习一直是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认为,一门语言除了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一个认知世界的全新的窗口。通过语言,能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窥见和浅尝一个民族的文化,智慧,处世理念。这带给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对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久而久之,我逐渐变得乐于表达,变得阳光开朗,遇到困难和挫折也渐渐不再怯懦。除了语言之外,其他的学习也是如此,有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自然而然就没有那么痛苦了。试着投入地学习,投入地生活,感受压力和挫折,专注于眼前的风景,变化在悄然发生。
众所周知,德威奖学金的选拔分为笔试和面试。
先说笔试。笔试四门科目数理化英,其中,数理化三门考察的方向不同于高考,难度较为平均,并且偏向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若想在笔试中脱颖而出,细心的读题和仔细的作答格外重要。所以,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了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经过一段时间刷题的适应,我逐渐适应了笔试的节奏。
再谈面试。很多人觉得面试是洪水猛兽,但其实,我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给面试官展现全方位的自己就可以了。一切的面试技巧仅仅是绿叶。兴趣爱好,学术素养,世界观,与人沟通的方式,对未来的规划,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一个人之身在国外如何面对挫折......以上这些面试中可能会遇到的考题,不单单是拿到奖学金的拦路虎,更是一个留学生求学路上的试金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这准备,绝不是临时抱佛脚的死记硬背,而是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那或显稚嫩但独到的思考。
恍惚间,一切已经落下帷幕。刷题,备考,笔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在那个艳阳高照的早晨,五年前桥下那个瞪大眼睛东张西望的少年,也终于站到了那个他梦想中的位置。
如果有机会和五年前的我见一面的话,那个稚气未脱的他大概会激动地跳起来吧。
04
在西马国际的日子
中考前,在和父母一起经过考量和分析之后,我放弃了本部国际班的机会,毅然选择了西马国际。2020年春夏,疫情席卷全球,留学市场受到影响,在得知我选择出国后,身边不乏质疑和担忧嘲讽的声音。而我也知道,想在外面学出名堂,也绝非易事。出国,不是为了一纸文凭,更不是对体制的一味逃避,而是勇敢者的选择。每一个选择西马国际的年轻人都明白这一点。我们不为求得真理,只为不再身居一隅而自认真理在握。
那,为什么要选择西马国际?
在课程体系上,扎根于国内基础课程,对接国际化优秀资源,既发挥了国内基础教育的优势,又为未来国外留学生活做了思想和准备;课余生活上,我们有更多时间打磨语言,深入了解各国文化,陶冶情操;丰富的活动让我们大开脑洞,让创意和想象力的火花始终闪烁;此外,我们与往届毕业生关系密切,建立起良性的互助纽带和经验分享网络。世界各地都有西马学子的足迹,而学长学姐们也一直慷慨无私地跟我们分享求学路上的点点滴滴,真正做到西马学子的传承。
05
写在最后
鲜花和掌声渐渐退隐过后,新的征途已然拨雾可见。收拾行囊再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我永远虔诚,永远宁静,历经千帆,不坠青云。
感谢父母对我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我很庆幸也分外感恩生在一个开明温馨的家庭,他们一直默默支持我,相信我,做我坚强的后盾。
感谢我初中高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是你们让我有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最后,我想对正在看这篇文章的同学们说,你们在园区校所学到的一切,都将成为你们未来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你们即将在园区校拼搏奋斗的数年时光,也会成为你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愿你们的青春美好圆满,不留遗憾。
榜样力量 前进动力
THE POWER OF EXAMPLE
编发李偶恺的文章,是因为我们在这名同学的身上,也看到了像沈俊潇同学一样身上闪闪发光的东西。李偶恺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实现“生命”的“自我觉醒”,正是因为如此,他自信、阳光、积极、向上,就在这个暑假里他仍然作为学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奋战在为学校争光的赛场上。
当然,他只是刚刚迈开自己的前进步伐,在今后的道路上,还面临众多考验,但是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克服困难,全力向前,创造属于他的生命奇迹!
李偶恺和沈俊潇同学,都是选择了出国深造的方向。但是这并不是说,只有他们才是学校之光。今后我们也将不断推发其他同学的介绍,特别是正在国内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的各位。
相信沈俊潇,相信李偶恺,我们更相信“觉醒的力量”,祝福沈俊潇,祝福李偶恺,也祝福每一位正奋力向前的每一位园区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