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协、省政协深化委员读书活动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全市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深入开展,苏州市政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广电总台推出“委员读书遇见美好”专题节目。在近日举行的开播仪式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朱永新,省政协副主席阎立分别通过视频形式致辞。苏州市政协委员、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副校长胡慧敏倾情推荐樊锦诗自述《我心归处是敦煌》。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观众朋友们:下午好!感谢政协举办读书活动,提供机会,让我来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更有意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可能会给你一些启发。樊锦诗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文化、关心的敦煌、关心的“敦煌的女儿”。
此时,我想重读封面上的一句话:“此生注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这句话、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有意义的人生。一个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一个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一辈子坚守在荒野大漠的洞窟中。我问自己,她在坚守什么?看完全书,我知道她以一个中华儿女微弱的力量,在坚守着中华民族生命的延续,“在世人看来最不可能生出意义的地方,却唤起生命极大的力量和信念,创化出常人难以企及的奇迹”。书中展现的中国文化保护人的责任担当、几代人铸就的莫高精神足以照亮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书中,我最被触动的两个字是“归处”,归处是个人梦想的归属地,心灵的安顿处,每个人不管他的性格如何,他都活在这样的三个世界里——个人、社会和国家。每个个体的个人奋斗都必然和国家命运结合、和家乡事业相连。书中有一个直击我心灵的伟大的时刻:困境中的樊锦诗,在一个黄昏时分,爬上三危山眺望,她感觉洞窟好像成百上千双眼睛,每双眼睛里都充满了沧桑和神秘……向她传递着敦煌不同凡响的意义,于是她决心倾注一生的时间去穷尽它的谜底,心灵由此安顿。这是人与物、天与地、古与今的对话时刻,是自我世界的构建时刻,当个体的心灵,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归属于祖辈留给我们的自己的文化的那一刻,自我世界才能生出根来,守一不移。有强国复兴梦、才有家乡繁荣梦、个人实现梦。三梦紧密相连。
此刻,我想说:“此生注定,我们就是姑苏城的守护人、江南文化的守护人”。
归处如何抵达,梦想何以实现?平凡如我,不妨立足岗位,默默坚守,繁荣家乡,富强祖国。总书记叮嘱我们,对待工作、对待事业,要时时放心不下,我们都是祖国的子孙,也都是故乡的儿女,“乡情难离”是铭刻在我们心中的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也问自己:我心归处在哪里?我想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心归处就是立德树人、成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根植孩子对家乡故土的热爱。守吾心,正吾行,护吾乡。“将2500年的姑苏城交给下一个2500年”!既培育永葆青春的少年,也要守护永值青春的姑苏城,用我们平凡的行动打造江南文化,找到我们共同的心归处,一起守城守成、传承创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的分享到此结束!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左图右书、遇见美好。
“委员读书遇见美好”推动委员读书活动走进社会、走近群众,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创新举措,对于深化委员读书活动,助力“书香社会”建设、赋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委员读书遇见美好”这一主题鲜明生动、富有哲理。通过读书,不仅能让委员群众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能让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散发更加风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