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封闭管理
和其他年级线上居家学习
让这个城市的学生群体
成为一个个云端的“气泡”
又像是处在许许多多个“围城”
外面的人拼命想进来
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我们要如何实现内在突破
实现“破茧成蝶”
2022年4月26日
苏州中学本部和园区校两校部
举行联合升旗仪式
三位同学与我们分享了
他们的迷惘与希望
本期微信,与您分享
本文根据本部高三1班李一鸣(中)
园区校高三4班黄天馨(左)
史儒(右)三位同学发言稿改编
伴着十八年前的一声啼哭,我们在非典笼罩下降临于世界;今天,我们因疫情被封闭在校园里,伴着朗朗书声共赴高考征途;而四十天后,我们终将迎来“破茧”时刻,飞向更为广阔的天空。
在疫情肆虐的茧房里,我们经历着许多“生长痛”:是对封闭生活的不适,是对远方家人的思念,是对漫漫前途的迷惘……
右手边是熟悉的侧脸,耳畔是熟悉的声音,连翻过一张卷子的频率都如此一致。我们的时间被拉扯得好长又好短。用光的笔芯、填满的试卷、一场接一场的考试和体育课上晒着太阳难得的喘息,像是永远也没有尽头。“曾以为走不出去的日子,现在都回不去了。”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里如是说道,竟与现在的我们无限相似。
疫情是一个大笼子,处在封闭的状况之中,我们的自由自然是受到限制的。与外界联系减少,生活单调,环境陌生......种种不确定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要部分。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我们是不是获得了探索自我的可能呢?
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处境后,会发现其实情况并非那么糟糕。
我们有幸在这个春天里同春天一道生长着,又何尝不是最顶级的浪漫,最无边无际的自由。红墙内的青春被写在春和景明的岁月里,时光在以最温柔而又最无可辩驳的方式倒数着,倒数着盛夏的暴雨,六月的别离。
至少我们拥有其他年级同学可望而不可求的“在一起”,可以尽情大笑、玩闹,汗水和泪水一齐滴落在纸上,可以书写着少年的坚持与勇气。
如同夜雨巨浪中海上的一艘小船,因为那么多的努力得以亮起一抹暖黄色的灯,在风雨中无畏无惧。晨光熹微里已经准备好早餐的食堂工作人员,无论何时都“欢迎光临”的老师,父母隔着栏杆不舍却又坚定的一眼……在极端的不确定之中,每一丝生活中的温暖都会为我们带来感动,支持着我们无所顾虑地拼尽全力。
席慕蓉说“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疫情给了我们放慢脚步书写青春的契机。用指尖下的一张张试卷与时间做一场博弈,与未来做一个交换,等一个热烈而灿烂的夏天,换一个光明而闪耀的前程,青春永远如此鲜活动人,永远有希望,永远不畏惧。
升旗仪式主持人园区校高三年级部陈玲主任
全封闭管理以来,欢笑、感动和爱在苏中和西马校园里流淌。疫情挡住了我们相聚的脚步,却挡不住老师们的坚守与担当,挡不住高三学子的努力与拼搏,挡不住你们的踔厉奋发,追求梦想。这就是我们的高三,在青春中并肩作战,在默默支撑中全力奔跑,各自努力,顶峰相见。 ——陈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