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校的西马AI农场项目,指导德威和园区校学生获得2021年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这是苏州市高中集体项目获得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点击观看获奖项目介绍视频
第三十二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明办、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省知识产权局共同主办。共有49件小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83件中学生科技创新项目、60件辅导员科技创新项目参加终评答辩活动。
决赛线上答辩现场(生物、环境等学科)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此次获奖的研究项目是《利用基因改造大肠杆菌治蝗的实验研究》,由雷英杰、吴继骁、封常澍三位同学自行独立完成了项目选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及报告撰写,担任指导老师是林子杰、陈式如老师。
研究报告目录页
关于项目的选题,同学们介绍说:蝗灾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粮食短缺。2020年初,从非洲西部至南亚印巴地区都爆发了大规模蝗灾。目前,治理蝗虫常用方法是以喷撒化学农药杀虫为主,该措施易造成水质、土壤等污染,增加环境负面压力,且长期使用后蝗虫易产生耐药性,影响了杀虫效果。如何在治理蝗虫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青山绿水”的生态文明观念,我们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大肠杆菌进行生物防治。
雷英杰同学从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中、高中就读,再至德威国际高中就读,封常澍同学是园区校西马国际课程的高二学生。吴继骁同学已被英国帝国理工生物化学专业录取并于今年9月前往就读。园区校和德威学子们共建地球学习村,搭建跨时空高眼界的新型课堂-----西马AI农场。其以生物为主,集合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计算机、通用技术等学科,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西马AI农场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沟通、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实验、展示等深度学习的共同体平台。
深度了解项目开展
湿地研学共同体
-----西马学子践行生态文明观
“湿地文化”是园区校的校园文化名片。这里有西马斜塘湿地生态园、西马博物馆,是师生们了解自然、理解生态、保护文化、善待地球的大课堂,是园区校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生命共同体。
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作为朋辈互助的跨时空课堂,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学会反思、创新进取,让学生们彼此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相互影响、代代传承。这共同体里学习不再是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论,而是新时代“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西马AI农场,园区校创生的又一个新的课堂。
以生物学科为中心,整合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计算机、通用技术等其他多种学科,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沟通、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实验、展示等,深度学习的共同体平台。
“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苏州中学园区校、英国德威国际学校及周边友好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式学习组织。
西马AI农场项目,利用研究项目中的各种挑战,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异质学生围绕同一项目开展研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天地人事,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人与人之间的多元和谐发展,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2019年,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14位学生参加了2019年iGEM比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该团队围绕“细胞内表达海藻糖作为乳酸乳球菌的耐酸性保护剂”项目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实践和实验,取得了一定实验结果和成绩。从全国31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华大基因1万元测序赞助。作为全国5支获得赞助队伍唯一的一支高中队伍。
2020年初,从非洲西部至南亚印巴地区都爆发了大规模蝗灾。
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又设计了“大肠杆菌作为智能生物农药治蝗”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并参加iGEM比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获得全球高中组金奖(江苏省中学阶段第一次获此殊荣)和一项单项奖提名(全球高中仅有四支队伍获奖)。
2021年,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以“利用基因改造大肠杆菌治蝗的实验研究”为题继续开展后续研究,在实验中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Bt毒蛋白Cry7Ca1和几丁质酶Xncht,并测定了几丁质酶的酶活。同时通过将紫外开关与荧光蛋白连接,测定了紫外开关的启动强度,另外也测定了T4裂解系统的蛋白释放效果,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综合分析得出该设计理论可行。并以该题参加了第32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一举进入大赛决赛的终评活动阶段,荣获一等奖。
在取得了以上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积极寻求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机会。
2021年,与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合作,以“碳纳米颗粒介导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用于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为题开展项目研究,来自园区校和德威学生再次组成马小西湿地研学共同体,在苏大教授指导下,承担并开展“抗虫基因改良的烟草抗病虫害能力实验研究”。
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实验设计和部分实验研究。其一:烟草和小麦内表达Bt毒蛋白Cry7Ca1用于增强对蝗虫啃食抗性的实验研究。其二:表达悉尼漏斗蛛毒素Hv1a增强对多种害虫抗性的实验设计。其三:表达NBS-LRR家族基因,增强其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抗性的实验设计。
后续将在苏州大学的指导下,继续开展项目研究。
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校训“为人正、为人真”,坚持“多元文化教育”,倡导“融合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理念,遵循“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根本,把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并举的“阳光少年”,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科学的世界里探寻答案
西马学子践行生态文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