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Students and Parents

重要提醒!团结抗疫!


园区校全体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暑假师生员工流动性增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加大,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形势仍旧严峻。⽬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省散发,我国南京等城市和个别旅游景点出现了聚集性疫情,部分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后还会发生感染,说明并⾮接种了疫苗就万事⼤吉,仍需提⾼警惕,做好个⼈防护。

    我国周边国家疫情形势急剧恶化,反弹十分迅猛。变异毒株传播能⼒强,外防输⼊的风险和压⼒始终存在并有所增大,为让广大师生员工与家人度过⼀个健康平安愉快的暑期,按照上级部门进⼀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作的要求,严格落实暑假期间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提示全体师⽣员工和家长朋友:

1.合理安排个人出行

    全体师生员工、学生及家长提高警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和疫情风险地区变化,谨慎、合理安排个人行程。减少非必要的出行,⾮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原则上开学前不得跨设区市流动。凡是假期离苏的师生员工,都要及时主动向学校、班主任报告,并通过健康数据填报系统如实上报相关行程。

2.做好出行个人防护

   自觉、严格遵守防疫防控要求,做到勤洗手、外出严格做好个⼈防护、科学戴⼝罩、少聚集、⽂明用餐、不接触境外或其他中高风险人员,不到⼈群密集场所和空气不流通场所,不参与⼈群密集活动,不参加任何聚会,不接触潜在风险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3.加强个人健康监测

    旅途期间和旅途结束后14天内,持续关注个人健康状况,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提倡返苏后尽快进行⼀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4.主动报备个人情况

    近14天曾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与感染者同乘交通⼯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须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学校报备,自觉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5.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国家统⼀部署,苏州市已开展对12-17岁⼈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及早建⽴免疫屏障,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风险,请⼴⼤教职工和家长们全力支持、密切配合,为孩子们构筑好⼀道抗疫防线。

6.合理安排暑假⽣活

    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膳⻝,保证充⾜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确保身体健康。家长要利用假期与孩子多相处、多交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7.做好开学前准备

    秋季开学前,所有教职工尽早返回学校所在地进行居家观察和健康监测,所有学生应在开学前14天进行居家观察和健康监测,身体健康无异常方可返校。


    请全体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切实提⾼疫情防控意识。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全民参与,战“疫”必胜。

    亲爱的同学、老师和家长朋友们,有健康才有幸福,有健康才会快乐,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共筑健康堡垒,共护校园家园,共迎美好未来。
祝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假期快乐!阖家幸福!
 
 

点击蓝字了解防疫工作详情

明确!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最新要求

 

在这个非常时期
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乐观心态
科学面对疫情,积极应对困难
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获得成长和进步
居家生活学习的9条建议送给你
↓↓↓

建议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在疫情期间遵照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则,主动隔离,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要保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建议2:

    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
    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面对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调节。

建议3:

    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等来维护情绪稳定,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倾诉来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

建议4:

    开展室内锻炼活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进行垫上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还可以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既健身又悦心。

建议5:

    密切亲友互动交流,做到隔离不隔心。
    在家里可以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交流、与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并增进彼此的情谊。

建议6:

    培养新兴趣新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
    同学们可以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烹饪、学乐器、绘画、阅读、养植物等,制成“愿望清单”,按照优先级勾选出在家就可以实现的愿望,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推荐,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视频资源、电视节目等,利用网络平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让宅在家中的假期成为储藏知识的好时光。


建议7: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
    在家长的指导下,中小学生可以适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但不可时间过长,也不能影响正常作息。可以与家长确定好双方每天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等,共同遵守你们制定的规则,从每一天做起。

建议8:

    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同学们可借助居家防疫这一时机,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在充分表达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时,也积极理解支持父母,通过恰当的方式增进与父母的感情。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建议9:

    学习典型人物和事迹,增强心理正能量。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无数各行业的工作者、志愿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同学们要学习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伟大精神,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真情实感,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更加珍惜美好生活。

来源:微言教育、江苏教育发布、苏州教育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为了孩子和家人的健康,
为了校园和家园的平安,
让我们齐心努力,共克时艰!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