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校如家 Logistic Service

简约唯美,绿色低碳,让我们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好!


    我校自2020年加入垃圾分类的热潮,在校长室的统一部署下,经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动员,垃圾分类逐步实现了“分类有标准、垃圾有去向、结果有监督”,圆满完成第一阶段任务,逐步形成了我校垃圾分类的课程活动的特色。

    本周升旗仪式,我校课程规划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林子杰老师发表国旗下讲话《简约唯美 绿色低碳》。少科二班房冠宇同学就垃圾分类和投放习惯两个问题介绍他和小伙伴们的研究成果。





     
    2021年的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我国正式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写进政府工作计划,吹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集结号。

 

    “3060国家战略”,将会逐步改变我国的能源格局、产业结构、科研走向、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将成为未来生活的常态。

    园区校自2005年“湿地文化”建设开始,追寻生物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下的生存与发展,那是对自然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对文化的传承。2020年,学校以“生态主题”教育再出发,追寻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那是园区校人“多元共生、价值尊重、人性完善”的教育追求和生态文明观。

    为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园区校将从垃圾分类开始,并把主题设定为“简约唯美”。

    所谓简约,就是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倡导使用可循环物品,尽量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所谓唯美,就是我们相信美具有生命力、感染力、选择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从分类标准到宣传海报,以及接下来的垃圾桶形状、颜色的设计及摆放,同学们都要争取精进唯美。




    在校长室统一部署下,园区校自2020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广泛宣传和动员,垃圾分类逐步朝着“分类有标准、垃圾有去向、结果有监督”的目标前进。

    这学期,我校垃圾分类进入第二阶段。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开展了《园区校常见垃圾及分类标准》的征求意见活动,初步制定了符合园区校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标准,并在非毕业年级开展了垃圾分类的海报设计,即将在全校开展垃圾桶设计、摆放和管理活动。

    只有我们从源头上正确分类和正确投放,才能实现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让我们从身边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从垃圾分类开始,正确投放一张废纸、一个塑料瓶。让我们大家一同携起手来,将园区校的垃圾分类做到“简约唯美”,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于垃圾分类
 


    按照通行分类标准,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四个大类,如果说这四大类属于一级目录,四大类之下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二级目录。垃圾分类的终极目标是应分尽分,如此才能在后续的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焚烧供电等环节中尽可能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本学期以来,学校组织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园区校常见垃圾调查问卷”、设计宣传海报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引导同学们关注校园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各种垃圾,以及如何对这些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综合上述各项调查,本周起请各班张贴《园区校常见垃圾及分类要求(试行版)》。按照这一要求,每个班可以摆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以及“废纸”、“饮料瓶”两个收集装置。请同学们按照这一要求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

 

关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习惯的养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的态度看法,校园环境,同伴行为,垃圾桶摆放等,其中如何摆放垃圾桶是一个显性的因素。

    我们少科班的几位同学和M&M数理逻辑选修课的部分同学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对这个问题开展了合作研究。

    清明节期间,我们以问卷的形式了解了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共回收问卷215份。基于此,我们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求解,以求从理论上得出最优的摆放方案。
                         

方案是这样的:


教学区域:

(1)每栋教学楼二楼公告栏旁,定时摆放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以及口罩垃圾桶,教室里的垃圾可以转运至此。定时时间为每天的大课间和下午二、三节课之间。

(2)厨余垃圾桶定每天中午12:00-:13:30;下午5:00过后摆放在每栋教学楼西墙外。

(3)有害垃圾统一投放在中间D楼西墙外。

宿舍区域:

(1)每层设废纸、废瓶定点回收装置,一楼门外设口罩垃圾桶;每两个宿舍合用可回收和其他垃圾两个垃圾桶,每天早上转运至食堂两侧常设的垃圾桶里。

(2)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每天上午6-7点,下午5:00-6:00,晚上最晚到10:30放在宿舍M楼西侧,S楼东侧。

(3)有害垃圾统一投放在食堂两侧固定的垃圾桶里。

    以上方案根据问卷调查制作,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本周内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对于此方案的意见或建议写下来,投入行政楼一楼大厅的意见箱里,我们将于下周针对同学们的意愿对方案进行适当的改动。以期望在校园里垃圾投放分类精准、投放精准。意见和投放截止时间为本周五中午十二点。


    “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是新时代的文明风尚,“简约唯美”是我们的态度和追求。做到“分类精准、投放精准”,是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学校将根据同学们垃圾分类投放的反馈情况以及研究小组后续的研究成果,动态调整学校公共区域垃圾桶的摆放方案。在试行方案中,每个班可以自主设计废纸、废瓶两种收集装置,可回收、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以及个人垃圾袋。学校将对各班班内垃圾分类方案进行评比,期待大家“简约唯美”的作品。


    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让我们为美丽校园增光添彩,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标签:
转发此文